玉泉區席力圖召旅遊攻略

席力圖召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席力圖是蒙古語,意爲“首席”或“法座”。席力圖召漢名“延壽寺”,爲康熙所賜。該召坐落在呼和浩特舊城玉泉區石頭巷北端,坐北向南。

據史料記載,明萬曆九年(公元1582年),土默特蒙古部阿勒坦汗死後,其子僧格都楞繼承了汗位。他執政後,效仿他父親的作法,決定邀請三世0索南堅措到內蒙古右翼各部傳播宗教。三世0接受了他的邀請。爲了迎接索南堅措三世0的到來,僧格都楞於萬曆十二年(公元1585年)爲他建立了這座小-廟--席力圖召。後在清康熙、雍正、咸豐和光緒年間,經不斷擴建和修繕,成爲呼和浩特地區規模最大的-教寺院,並掌握着這個地區的黃教大權。召廟建築宏敞,風格獨具.雖經四百年風雨和-,仍保留較完整。

世0來到呼和浩特傳教期間,西藏方面派高僧希迪圖噶卜楚專程來看望他。1588年,0三世圓寂,死前他留下遺囑,命令希迪圖噶卜楚替他坐牀傳教,並指示在辦完舍利(遺體)事宜後,到東方尋找他的呼畢勒罕(轉世)。希迪圖噶卜楚遵從他的旨令,在席力圖召坐牀,並負責蒙古右翼地區的佛教事務。公元1589年,希迪圖噶卜楚同右翼蒙古封建主商量,選取阿勒坦汗之孫嘉雲登堅措做了四世0,希迪圖噶卜楚親自給四世0講授佛教經典,一直把四賴教養成人。

於明萬曆三十年(公元1602年),由希迪圖噶卜楚護送四世0到西藏舉行坐牀典禮。傳說在典禮儀式上,希迪圖噶卜楚曾坐在0-的法座上,法座的藏語名稱席力圖,他被稱爲席力圖呼圖克圖。返回呼和浩特以後,希迪圖噶卜楚便將他主持的寺廟改名爲席力圖召。這位希迪圖噶卜楚就是席力圖一世。爲了報答希迪圖噶卜楚的執教之恩,四世達鞍曾授於他“烏汝勒克、班弟達固巧爾氣”的稱號。

席力圖一世-希迪圖噶卜楚熟悉蒙、藏、漢三種文字,精通佛教典籍,曾將藏文《般若經》譯成蒙古文。

現今所見的席力圖召內建築羣,是採用中原傳統的佈局,即從山門到大殿形成一條中軸線。兩側對稱佈置側殿、倉房、碑亭、鐘鼓樓。寺內建築凡五進,山門前還建有木牌樓。由經堂佛殿組成的大殿,爲寺內主要建築,佛殿已在解放前遭火災焚燬。

延伸閱讀: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