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安縣農安遼塔旅遊攻略

農安遼塔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農安縣是金代黃龍府所在地。遼金時代是這裏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留下諸多歷史遺蹟。遼代古塔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築,它建於公元983—1030年,爲磚砌實心,八角十三層,高近40米。一層層檐下有磚雕斗拱,八面壺門,塔身層層收分,寶頂直插雲霄。塔檐層層飛展,檐角風鈴琮琮。修整後的金剛寺建築錯落有致,古樸典雅,別具特色。抗金名將岳飛的名句“直抵黃龍府,與諸軍痛飲耳”,曾使很多旅遊者前來實現其夙願,又使許多觀光遊客醉臥農安。古塔各層檐的坡脊上塑有獅子,龍,馬等各類走獸,千姿百態,活靈活現。塔角皆懸有銅鈴,每當風雨飄灑,金鐵齊鳴,遠近皆聞。塔由座,身,剎三部分組成,塔剎高8米,分8個側面,塔上寶頂破爲壯觀,寶頂上是兩個銅製的交*仰月,中間有銅製寶珠兩個,寶珠上的寶蓋上面有4條銅鏈,系在塔脊4個角上,形成一箇由大到小的塔頂是塔剎結構勻稱,精美。

古塔修復:

古塔因近千年的風雨侵蝕,損壞嚴重。解放前此塔已瀕臨坍塌,一九五三年開始修繕,後因故停工,一九八三年又對未竟工程進行續建,終使千年古塔恢復了原貌。國家於1953年撥專款全面修復了古塔,每逢旅遊旺季,來此參觀的中外遊人絡繹不絕。在長春地區,有座古老的寶塔,坐落在長春西北七十公里處農安縣內農安鎮城西門,這就是農安古塔,亦稱“佛塔、遼塔、金塔”。文物發現

在塔身第十層中部曾發現一小磚室,內藏銅鑄的佛像和菩薩像,木製骨灰盒、瓷香盒,細線陰刻佛像銀牌飾等珍貴文物,此塔對研究遼代宗教和建築藝術等具有重要價值。

歷史沿革:

農安鎮歷史悠久,原鎮古城建於扶餘國,是扶餘國後期346的王城——文明遐邇的黃龍俯所在地,古城至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遼聖宗三年(1023年至1030年),建有寶塔,位於古城西恆外一百米處,亦稱:佛塔”,遼塔,“寶塔”。古塔,八角十三層,塔高44米,爲密檐實心塔,以形狀各異精製灰磚瓦建造。塔身有亞門,平欄門,角梁,斗拱,花拱,採用不同樣式的平瓦,貓頭瓦,飛翅瓦等不同工藝形式。農安縣是金代黃龍府所在地。遼金時代這裏是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留下諸多歷史遺蹟。遼代古塔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築,它建於公元983至1030年,爲磚砌實心,八角十三層,高近40米。一層層檐下有磚雕斗拱,八面壺門,塔身層層收分,寶頂直插雲霄。塔檐層層飛展,檐角風鈴琮琮。修整後的金剛寺建築錯落有致,古樸典雅,別具特色。抗金名將岳飛的名句“直抵黃龍府,與諸軍痛飲耳”,曾使很多旅遊者前來實現其夙願,又使許多觀光遊客醉臥農安。

農安鎮:我們農安鎮共有48個行政村,4個社區,3個辦事處,78個站辦所。幅員602平方公里,人口27萬,36168公頃耕地,514個村民小組,326個自然屯。農安鎮地處農安縣城,是全國第一大鎮,也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黃龍古塔飽經歷史滄桑,松江伊水笑迎四海賓朋。優美的自然風光,秀麗的人造景觀,完備的基礎設施,寬鬆的政策環…… 農安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