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縣宜陽靈山寺旅遊攻略

宜陽靈山寺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靈山寺位於宜陽縣城西7.5公里靈山山腰,距洛陽市區40公里。靈山原名鳳凰山,因周靈王葬於此地而易名。靈山寺原名報國寺,也因靈山而更名爲靈山寺。

金大定三年,即南宋孝宗隆興二年(1164年),僧人憨休老祖在這裏建剎,原名報國寺,後隨山而易名靈山寺。全寺因山勢而建,坐南朝北,寺址佔地18667.6平方米。山門形似城樓,單檐歇山頂,高4米。上建閣房3間,始建於清康熙十年(1671年),閣中原供祀迦蘭菩薩,1980年重修。下有洞門,門額上有“靈山寺”匾額,爲趙樸初題寫。寺內自北向南沿中軸線有四進五層建築,有殿堂樓閣近百間。

一進院爲天王殿,硬山頂,明代建。殿中供祀着四天王像,系近年金塑。正中間爲彌勒佛像,高1.7米。前有一古銀杏樹,高9丈餘,樹圍需數人合抱,頂枝如傘,枝密葉茂。二進爲中佛殿(大悲閣),金代建,殿內供祀緬甸玉佛菩薩,高1.6米,金碧輝煌。殿前千年銀杏,身粗3圍,高35米,枝繁葉茂。三進爲大雄殿,金代建,廡殿頂,殿內5尊佛像,中釋迦牟尼佛高約5米,左藥師,右彌陀,阿難和迦葉侍立兩側,均系明代藝術佳品,殿前臺階下,矗立着七級浮屠石塔,高丈餘,上刻有佛菩薩羅漢像30尊,石刻工藝精緻。殿後牆上鑲嵌着歷代名人遊客吟詠詩賦29篇,真草隸篆,各具-。四進爲藏經樓,樓下爲法堂方丈室,東西兩側各有配殿22間,排列相對。中間又築一門樓,兩旁有圍牆,牆兩側均有歷代名人題寫的詩碑。寺西爲僧寮農禪之所。寺東圍牆外有遠近聞名的鳳凰泉,其味甘醇。泉水主流入寺東遊泳池,支流入寺內養魚池,最終合流,順山流下,似飛瀑垂掛,流入山下田間。泉東南有塔15座,爲全國八個塔林之一。沿塔山路南上,或順寺西山坡小道,可攀登鳳凰山之巔。極目遠眺,洛河上下風光盡收眼底。寺迎壁北側山坡下,有一里許峭壁,高10丈,崖上有慶雲洞,位居半崖,深不可測。

該寺近年多次整修、彩繪,寺貌煥然一新。爲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洛陽市宜陽縣香鹿山鎮城西8公里城西7公里洛陽南岸

類型:寺廟古塔

遊玩時間:建議2-3小時

電話:0379-62985500

開放時間:

8:00-18:00

延伸閱讀: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