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臺縣三臺梓州杜甫草堂旅遊攻略

三臺梓州杜甫草堂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文化旅遊景點。

據史載,公元762年,棄官入蜀的杜甫又遇戰亂,無奈之下的詩人只好從西川節度使治所的成都-到東川節度使治所的梓州。"世亂鬱郁久爲客,路難悠悠常傍人"。在這裏,杜甫度過了他寄人籬下的又一段困苦生活。

如今的草堂是在明代所建工部草堂遺址上,於八十年代重建的仿古園林建築羣。草堂內詩聖生平館,中院宏偉的詩史堂,花木扶疏的後院。暖融融的春陽下,幾樹海棠開得正豔,火焰般的花朵給清靜的小院平添了幾分亮色。碧綠的荷池中佇立着一尊杜甫的全身塑像,詩人撫袖昂首,滿含憂患的雙眼遙望着遠方。這情景使你想起那令人不堪回首的一幕:公元770年冬的一天,杜甫在離開四川后,終因病痛纏身,窮困潦倒而客死於湘江上的一艘小船上。"青春作伴好還鄉"對於詩人來說,只是一箇無法實現的夢……

步出草堂,回首見大門兩旁有郭沫若夫人於立羣手書的一副對聯: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捲虎臥幾詩客;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對聯道出了後世人對這位千古詩聖的高度評價和崇敬,他留下的詩史般的華章卻永遠光耀後世。如今從牛頭山往下看,昔日破舊的梓州早已變成了一座繁榮而美麗的縣城,望着往來不斷的車流和熙熙攘攘的人羣,我想,一千多年前那段動盪和-的歷史對杜甫來說是不幸的,然而對於梓州來說又是有幸的,畢竟,這裏曾生活過一位值得我們民族永遠紀念的人。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別名杜少陵、杜工部等,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自號少陵野老,有“詩聖”之稱。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他的詩被稱爲“詩史”,代表作有《杜工部集》、《三吏》、《三別》等。他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對後世影響甚大。杜甫的詩兼備衆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運用的藝…… 杜甫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