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區永川松溉古鎮旅遊攻略

永川松溉古鎮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松溉鎮位於永川市南端的長江北岸,距永川城區40公里,順江而下到重慶143公里,逆江而上到四川宜賓229公里,與江津隔江相望,因境內松子山、溉水而得名松溉。曾於公元1589年和公元1661年兩度置縣。轄區內古蹟繁多,景觀豐富,西面有長江中壩,西北面有青紫山,東面有東獄廟,東北有“夫子墳”,南面有千佛巖,太子石,老鷹巖,北有久負盛名的飛龍洞,古鎮有十里老街、陳氏老屋、古縣衙、羅家祠堂等極具文化藝術價值的古建築和人文景觀。全鎮幅員面積34平方公里,2002年10月入選重慶市首批歷史文化名鎮。

歷史上的松溉,是永川、榮昌、隆昌、瀘州、銅梁、大足、內江一帶商賈來往重慶販運和做生意的物資集散樞紐。水路有上、中、下三個碼頭,江上來往船隻川流不息。陸路運輸方式主要是馬幫,從各縣境內運貨至此的馬和騾子每日近千匹,在老街上熙熙攘攘,絡繹不絕。爲馬幫服務的行業—馬房也應運而生,昌盛時達20多家。隨着公路的建成,馬房逐步衰落,直至1978年,最後一家馬房才關閉。松溉當年人口逾五萬人,水路繁忙、商號林立、市場繁榮,故有“白日千人拱手,入夜萬盞明燈”之說。抗戰時期,國民政府“新生活運動總會”所屬“新生活婦女指導委員會”曾將松溉劃爲“實驗鄉—紡織實驗區”,開辦“新運動紡織廠”和農場。“新生活婦女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宋美齡曾親臨松溉視察。鎮內擁有十里青石板路,松溉老街蜿蜓曲折,漫步其間,仍能感受到濃郁的古樸韻味。其老街總長約十華里,雄居重慶古鎮之首。有明清時代四合院、雕樓、吊腳樓、古縣衙、皇帝御批祠堂—羅家祠堂、夫子墳、陳公堰等一批歷史文化遺蹟。賽龍舟、龍燈、腰鼓、錢槍等民俗表演,也別具特色。

松溉鎮:松溉鎮是重慶市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鎮,位於永川市南端、長江北岸,距永川城區40公里,順江而下到重慶143公里,逆江而上到四川宜賓229公里,與江津隔江相望,因境內松子山、溉(ji)水而取名松溉(ji),曾兩度置縣。幅員面積34平方公里。 水陸交通便捷,交通優勢明顯。松既濱臨長江黃金水道, “永(川)松(既)”路、“松(既)楊(朱楊溪)路”橫貫全鎮,…… 松溉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