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縣蟹螺堡子旅遊攻略

蟹螺堡子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蟹螺堡子位於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蟹螺藏族鄉江壩村五組,江壩村是蟹螺藏族鄉爾蘇藏族集聚地,具有濃厚的爾蘇藏族文化氣息,爾蘇木雅藏族文化已列爲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堡子現有78戶254人,爾蘇藏族人口有206人。

蟹螺藏族鄉蟹螺堡子,處在“藏彝通道”和南方絲綢之路上的特殊地理位置,在漢、藏、彝各民族和睦相處的背景下,蟹螺堡子形成了一種非常獨特的原生態地方藏文化,有着自己的圖像文字、語言和風俗,今天的生產和生活、傳統與信仰仍一直沿用祖先遺志,其文化至今得到了較爲完整的保存。

蟹螺堡子藏寨建於清代末年,高山河谷間,石砌的石木碉樓建築連片分佈。這裏的居民屬爾蘇藏族,又稱爾蘇人,是藏族中人數很少的一箇支系。他們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裏的歷史,已遙遠得難以追溯。至今,這裏的傳統建築佔地面積仍有約1公頃,且一直有原住居民在此居住,保持了傳統區的生活習性。

在一箇臨近懸崖的陡坡,矗立着一座10多米高的碉樓,比周圍的其他碉樓高了一倍。

這是蟹螺堡子的標誌性建築碉樓。總共有四層,應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

這座碉樓,是歷史上爾蘇民居的典型造型。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其牆體以天然片石壘砌,厚度超過1米,在上面的粘土上,還有不少壘牆者的手印。除了朝院內的一面牆外,其餘三面均無窗戶。仔細看,可見一箇個高一尺、寬半尺的成梯形的槍眼鑲嵌在牆上。朝院內的那一面牆上,房門竟然開在二樓,進出碉樓還需搭木梯。

這座碉樓,戰時是工事,平時是民居,這座碉樓存儲着歷史、軍事、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它歷經歲月滄桑,至今仍矗立在山坡上,默默地守護着這裏的人們。

其他一般的民居碉樓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爲堂屋、臥室、廚房,堂屋內設火塘、鍋莊,作客廳用;樓下是畜圈或庫房。樓頂多以泥土覆蓋,並供有白色石頭。爾蘇藏族居民崇拜白石。他們認爲石頭是靈物,能通神、鬼、人,能分辨真善美與假醜惡,能驅除邪祟,引來善福。

2013年上半年,蟹螺堡子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