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陽縣石泉古苗寨旅遊攻略

石泉古苗寨爲國家AA級旅遊景區。

石泉古寨位於酉陽縣阿蓬江國家溼地公園核心區蒼嶺鎮大河口村阿蓬江畔,小地名“火燒溪”。

石泉古苗寨距阿蓬江約3公里,是酉陽縣蒼嶺鎮大河口村石氏家族的民宅。苗寨坐落在一箇呈撮箕口狀的山谷中,依山而建,除進出寨子的槽口外,三面都被古樹和翠竹包圍着。石泉古苗寨距阿蓬江約3公里,是酉陽縣蒼嶺鎮大河口村石氏家族的民宅,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寨子佔地2萬多平方米,有108戶500多寨民,全是石姓。

古寨分上中下3寨,全是石姓,寨上有70多棟木質民居,有108戶和500多名村民,古寨被1000多棵古樹,500多丘梯田和滿山翠竹緊緊包圍,比之前《中國博物館志》所載“中國最大的原生態苗寨”貴州郎德苗寨還大。石泉古苗寨相傳有500多年曆史。

寨子依山而建,佔據了一箇形似半島的山腰,形如一把坐北朝南的椅子。整個寨子裏有8孔山泉,這8孔山泉不僅清冽甘甜,四季不幹,而且冬暖夏涼。因寨子裏全是石姓村民,因而被稱爲石泉,“石泉苗寨”也由此得名。另有傳言,這裏過去常有猛獸毒蛇出沒,無人敢居住,後來,石氏祖先來到這裏,放火燒山,燒走猛獸毒蛇後定居下來,故“石泉苗寨”小地名又爲“火燒溪苗寨”。

石泉古苗寨中一排排錯落有致的木質瓦房。有的是吊腳樓,有的是四合院。有的是3間正房,有的是5間正房,有的除了正房還有轉角加廂房。

正房一般爲五柱、七柱、九柱之分,廂房一般爲五柱、七柱。廂房多爲吊腳樓,樓上爲客房,樓下爲安放石碓、石磨等生活用具的地方。也有的人家把吊腳樓上安排爲書房兼臥室,樓下安排爲牲畜的居所。

3間正房(或5間正房),最居中一間爲堂屋。這是家族安放祖先牌位和祭祀先祖之地,是神聖的去處,一般禁止婦女、小孩,尤其是孕婦、產婦入內。當地人認爲,孕婦、產婦身帶血腥,是不潔之身,入內則有辱祖先聖明。堂屋兩邊的正房,一般是家長或者成年成家之子媳的臥室。轉角一般作爲廚房、餐廳之用。寨裏保存着古老的火鋪、三腳、鼎罐等傳統炊具。

堂屋後面,有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子,當地人稱其爲“官房”。據說這是主人用來接待官府之人的臥室,故稱“官房”。在農家最尊貴的堂屋之後的房間接待客人,表示主人對客人由衷的尊重。

青瓦灰牆的老房子,屋子的窗戶皆雕刻着精美的窗

花,花、鳥、獸。窗花雕刻裏的花,主要是梅花、桃花等;鳥一般是喜鵲、鳳凰等,獸類主要是梅花鹿、山羊等動物。這些窗花,雖然因年代久遠,失卻了最初的色澤,但雕工精美。

每一棟民居的穿枋鬥榫都沒用一鐵一釘,但能柱柱相連,枋枋相接,梁梁相扣。從縱觀看,房屋的上部、中部、下部由一箇三棱體和兩個長方體組成,看上去端莊穩重、九曲迴腸、曲徑通幽,又有挺拔健勁之美。而吊腳樓的斷面纖巧的木結構穿鬥式構架極其輕靈,苗居半邊吊腳樓突出“輕”的效果,“懸虛構屋”,架空而立,上實下虛,對比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