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縣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館旅遊攻略

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館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41年11月,侵華日軍調集其第十軍團主力和第二十二師團3個混成旅團以及僞軍53000餘人,由日軍侵華總司令(火田)俊六坐鎮臨沂督戰,日軍山東管區司令土橋中將指揮,對我沂蒙抗日根據地發動了“鐵壁合圍”式的大“掃蕩”。

1941年11月29日,抗大一分校移駐費東縣大青山西側的胡家莊、大古臺一帶(今屬費縣薛莊鎮)。當日,一一五師、山東縱隊發起綠雲山戰鬥,爲免受損失,中共山東分局、山東省戰工會、八路軍一一五師、山東縱隊等後方機關也相繼轉移到大青山地區。敵人得知這一情報後,連夜調集重兵,以一箇混成旅團的兵力合圍大青山。此時陷於敵人包圍圈的我方人員中,大都是非戰鬥人員,所配武器數量少,質量差。只有抗大一分校第五大隊是有武裝的學員隊。在抗大一分校校長周純全的指揮下,首先搶佔制高點,以阻擊敵人,掩護領導機關和非武裝人員突圍。

突圍中,我們遭受了重大損失。山東省戰工會副主任兼祕書長陳明、國際友人漢斯·希伯、一一五師敵軍工作部部長王立人、抗大一分校二大隊政委劉惠東、蒙山支隊政委劉濤等近千人壯烈犧牲。

1997年11月30日,中共臨沂市委、臨沂市人民政府和中共費縣縣委、費縣人民政府在大青山的西北,公路東側的李行溝建立了“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碑”,並建碑亭一座。碑高1.941米,正面鐫刻“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碑”,碑陰碑文記載着大青山勝利突圍戰戰鬥的經過,以供遊人瞻仰和憑弔。

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館位於費縣薛莊鎮駐地北11公里處,由勝利突圍紀念亭、入口廣場、-廣場、紀念碑、紀念館、烈士墓區、綜合報告廳等部分組成。

紀念館以理想信念、魚水情深爲主題,以大青山突圍戰鬥爲主線,分爲抗日烽火燃遍沂蒙、浴血青山勝利突圍、蒙山沂水銘記殊功、軍民一心水0融、堅定信念繼往開來部分,全面展示了山東黨政軍民在大青山突圍中浴血奮戰、英勇殺敵的悲壯場景。紀念館以歷史圖片和實物爲主,輔以景觀、油畫、雕塑、多媒體等展示手段,突出展現了大青山突圍戰中英烈人物顧全大局、同仇敵愾、不怕犧牲、敢於勝利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

信息來源:中共臨沂市委黨史研究室

薛莊鎮:薛莊鎮位於費縣東北部,總面積156.3平方公里,轄58個行政村,5.4萬人。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90元;先後被命名爲“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鄉鎮”、“中國板栗之鄉”、“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省村鎮建設新型鄉鎮”。 境內大理石、蛭石、膨潤土、石英石儲量豐富,蒙山第三高峯——望海樓位於境內。中國抗戰史上氣壯山河的大…… 薛莊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五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