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橋區羊山石佛寺旅遊攻略

羊山石佛寺爲國家AA級旅遊景區、文化旅遊景點。

地處紹興縣北郊齊賢鎮境內,離市區12公里,前臨104國道329國道複線背靠杭甬高速公路道口均有公路連通景區景區東部爲石佛景區,西部爲石城景區,總面積88.5公頃。據(吳越備史)和寺碑記載,隋開寶年間(公元581年至600年)越國公楊素爲防禦越國豪強起事,集民工採羊山之石築越州(今紹興)羅城,於是留下衆多殘山剩水、懸崖孤峯。唐時有僧人擇峯鑿石,築建石佛禪寺,歷30載而竣工,爲紹興著名石佛之一。經千年滄桑,風貌依然。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佛在石中,石在水中,水在山中”寓佛門勝地於旅遊勝地之中的一箇80多萬平方米“大盆景”。

石佛寺前後列三殿,頭殿爲天王殿,二殿爲大雄寶殿,拾石級而上爲三殿,並列城隍殿、大佛殿(即靈鷲殿)在一高28.5米石峯中。此山石外形奇詭,內闢爲屋,石佛中坐,依石建寺,玲瓏精巧,得水石神韻,盡點化之妙。鑿成的石佛高約二丈,圓額豐頰,面呈慈祥,氣韻生動,兩手撫膝,二目平視。石佛前面鑿壁爲窗,供菩薩遠眺。相傳石佛曆七世人作成,石佛落成之日,忽有鷲鳥翱翔峯頂,里人以爲“祥瑞之兆”,依巖建靈鷲禪院,“靈鷲峯”便由此得名。靈鷲禪院後賜額爲“石佛禪寺”,靈鷲峯內大佛前又鑿石開門,門外凸出的石巖上圍有石欄,成一6平方米“望臺”。在臺上舉目遠眺,遠近山水風光、沃野田園盡收眼底;憑欄俯視,腳下深潭,令人心顫膽寒。

唐朝吳越王錢繆奉詔,率杭八都兵,紮寨羊山,平董昌之亂,後又築堤抗江,治理水患,羊山人爲頌錢繆功德,在靈鷲旁築殿塑像,奉級爲“城隍菩薩”。殿前石峯隨之名之爲“城隍峯”。峯壁摩崖石刻鱗毗節次,遠至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近者越地著名學者、書法家周文鬱題字,以及我國學界泰斗蔡元培赴京任職臨行前會友飲酒道別的記事石刻等等。其字、其事,使人目不暇接,既欣賞書法,又領略史實,美不勝收,堪稱越地摩崖石刻之最。至城隍峯沿階而下,又有衆多近代、現代摩崖石刻,對其人其事則褒貶不一,頭殿兩邊左爲祖先堂,右爲“名勝廳”。廳內原中華民國行政院長孫科等在石柱上親筆所題石刻詩句完整無損。石佛寺頭山門前1000多平方米用羊山大石板鋪成的廣場,廣場前爲水鄉特有的遼闊河流,寺左爲深不可測的“放生池”。2萬多平方米的羊山湖碧波盪漾,環抱石佛禪寺。羊山湖南邊有15多米長迂迴曲折的峭壁和狀如馬鞍、-、獅子、秤砣等衆多石峯。划船穿遊其間,爽身悅心。

西部羊山石城可數石峯百潭、千巖萬豁。其中拇指峯、海獅峯、青蛙峯、駱駝峯、鴨嘴峯、龜峯……展示着“摩崖照孤峯”、“晨曦穿隙谷”、“晚霞映回壁”等奇特景觀,人們朝至暮歸,均能觀賞奇景。

羊山石像爲紹興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羊山石佛風景區爲紹興縣五大旅遊風景點之一。羊山石佛這座千年大佛爲浙江四大石佛之一。《中國名勝詞典》中有石佛寺專記。96年中央電視臺據典尋訪石佛禪寺,攝錄了《全國百家名寺名僧》專輯電視片一集。《少年-》電視劇也在此拍攝場景。

羊山石佛景區,經近年來陸續開發、修葺,融山水風光、人文景觀、宗教文化於一體。山青水壁,殿宇巍峨,鳳光旖旎,典雅古樸的風貌,更勝於前人在城隍峯上摩崖石刻“石剎更兼石山擁,佛殿巧築似神工,寺內幽絕勝仙境,遊澄鳥瞰景驚人”詩句所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