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川區臨川金山寺旅遊攻略

臨川金山寺爲國家AA級旅遊景區、文化旅遊景點。

金山寺,坐落於江西省臨川市北段海拔二百六十五.九米的金山嶺上(又稱金峯),東與東鄉毗鄰,北與進賢接壤。自依山而過的316國道仰望,滿目蔥蘢的羣峯烘托出金碧輝煌的寺廟建築羣,雨天雲霧繚繞,時隱時現,晴日雲蒸霞蔚,流光溢彩,猶如天庭仙境。從寺內俯視,山下方圓數十里田野無限,村落密佈,道路縱橫,撫河如帶,湖泊似鏡,人間美景盡收眼底。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當年的慧悟師已成爲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人,法名改稱印空。法師看到黨的宗教政策已逐步落實,頓起復興金山寺之宏願。一九八五年春,在滿目瘡痍荒草萋萋的寺廟廢墟上,又開始了艱苦的創業生涯。在國內外衆多緇素大德和十方善信的資助下,經過十餘載的櫛風沐雨,慘澹經營,印空法師的夙願終於實現,金山寺再現昔日輝煌,五千多平方米的建築羣巍然挺立在金峯之巔。踏入寺門,但見紅牆黃瓦色調分明,飛檐斗拱描金繪彩,亭臺樓閣曲徑相通,所塑佛像千姿百態,精美莊嚴,細細觀賞,令人歎爲觀止。天王殿、客堂、方丈樓、毗廬殿、大雄寶殿、藏經閣、齋堂、寮房等十餘幢建築依山勢而建,佈局合理,錯落有致,漫步其間,使人流連忘返。寺院不僅投鉅資安裝了電燈、自來水和程式控制電話,還置辦了現代化的辦公設備,如電腦、影印機、廣播電視音響設備等。此外,寺內還專門配備了一輛客貨兩用車,用於寺內僧尼外出參觀學習和運輸生活日用品。縱觀整座寺廟,即讓人體會佛門淨地的莊嚴氣氛,陶冶身心,又使人感受清淨道場所充盈的現代文明氣息,催人奮進。

爲解決當今佛教隊伍素質低下、“龍象匱乏”的現狀,一九九四年,金山寺自籌資金,克服重重困難,在寺內創辦了江西尼衆佛學院(全國僅兩所),學院開設有初、中、高三個班級,面向全國招生。學員聘請全國各地名寺古剎的諸山大德和一些學有專長的人士任教,起用本寺學識修持有素的法師輔之,因人施教,爲各地寺廟輸送了一批批合格的人才。至今爲止,學院已有兩屆一百三十餘位學員學成回寺,成爲各大寺廟的棟樑。金山寺亦由此名聲鵲起,成爲衆多出家比丘尼心馳神往的地方。

如今的金山寺,不僅有“贛東佛教城”之美譽,聲名遠播,是衆多善男信女頂禮膜拜的佛門聖地,而且還被撫州地委、行署闢爲重點旅遊開發區,成爲遊人觀光遊覽的風景名勝。終日裏,上山朝拜者絡繹不絕,並常有港、澳、臺、和東南亞僧侶慕名前來立佛參禪。每逢法會吉日,遊客善信更是紛至來,摩肩接蹱,成千上萬,盛況空前。故有佛教界人士觀後讚歎道∶“臨川金山寺雖不能與鎮江金山寺齊名,卻也可以共用其譽。此乃佛門之幸,其功德和前景不可限量。

古之臨川,有“才子之鄉”之美譽,金山寺所在之金山嶺,鍾雲毓秀,風景如畫。宋朝名相王安石曾兩次賦詩讚之。金山寺始建於唐,盛時有僧五百餘人。然自宋以來,金山寺幾經摧頹;明末遭兵燹後,三百餘年間,有名無實矣。一九三六年有湖南比丘普淨法)師來此搭篷潛修。後有比丘尼慧悟法師(即今金山寺住持印空老法師及鄉紳努力重建;古剎於翌年又立金山嶺之巔。全國解放後,金寺香火日旺。規模宏大,道場莊嚴,超逾歷代。有大雄寶殿、毗廬殿、金剛殿、觀音殿、地藏殿、韋陀殿、伽藍殿、鐘樓、鼓樓、齊堂、禪堂、客堂、圖書館、藏經樓、教學大樓等。圖書館藏書豐厚,佛學院擁有一系列現代化的電化教學設備。被譽爲“佛教城”。九四年創辦了江西尼衆佛學院。學僧八十餘人,她們來自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金山古寺和年輕的江西尼衆佛學院將成爲繼佛慧命,紹隆佛種,培養一代青年法師的搖籃。

地址:撫州市臨川區雲山鎮金山嶺上

類型:寺廟

等級:AA

遊玩時間:建議1小時

開放時間:

8:00-18:00

門票信息:

免費開放。

雲山鎮:  雲山鎮位於臨川區北部邊境,爲撫州的北大門。東界東鄉區佔圩鄉,南與羅湖鄉和唱凱鎮接壤,隔東鄉河與羅針鎮相望,西北界進賢縣白圩、長山鄉,京福高速公路、昌廈公路、316國道穿境而過。鎮所在地面臨東鄉河,每當冬春,晨霧繚繞,山藏於中,故名雲山。 雲山鎮位於臨川區北部,地處撫河中游河谷階地與丘陵區,地勢南西高、北和東南低,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 雲山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