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縣大檳榔園旅遊攻略

大檳榔園爲國家AA級旅遊景區。

大檳榔園村寨掩映在酸角樹、芒果樹、荔枝樹和攀枝花樹構成的樹林之中。花腰傣的住房,和西雙版納的傣家竹樓不一樣,是別具一格的土掌房,這種“一樓一底”的平頂房屋,樓上住人,樓下飼養牲畜,造型十分別緻。穿過村寨,就到了元江邊。寬闊的沙灘,高大的攀枝花樹,滾滾南流的江水,兩岸綠色的山巒、稻田、蕉林、果園,還有時時閃現的傣家婦女,構成了一幅絕妙的畫卷。

作爲民族文化生態旅遊村,大檳榔園是遊客必到之處,也是每年花街節的舉辦地。村裏組織起婦女們,平時爲遊客展示花腰傣的各種風俗,包括織錦、刺繡、染齒、文身等等,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村民們祭龍樹等活動。染齒是以前沒有看過的,兩位大姐拿出一種叫“麻嗎”的藤本植物的果子姑娘不斷咀嚼,她們一般到十三、十四歲就開始染齒。天天喫這種果實,牙齒慢慢變成黑色。同文身一樣,黑齒是花腰傣婦女美的一種裝飾,沒有染齒的姑娘,婚嫁都很困難。在村裏還能看到舂碓、石磨、水碓、水碾、水磨、水解板、牛榨糖等民間勞作工具,大多數都仍在使用。

大檳榔園共有57戶人家,295人,是一箇花腰傣聚居的村寨,寨中人至今延續着“男耕女織”的田園生活,每到農閒季節,男子狩獵拿魚,女予紡紗織衣,挑花刺繡,他們生產協作,生活互助,團結共處,和睦相居,創造了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有着傳統悠久的民間工藝。這裏居住的是花腰傣的傣灑支系,傳說中他們是滇王室的後裔。因爲滇國被漢朝征服,滇國人民向南遷徙,大部分的人去了版納,而王室走到這裏,被這裏的美麗所吸引,就留下了。花腰傣獨特的服飾,就是當年王室的裝束,我們可以找到2000年前古滇國的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