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陸房戰鬥遺址旅遊攻略

陸房戰鬥遺址,位於山東省肥城市安臨站鎮東陸房村境內鳳凰山之陽,遺址石碑立於安孫公路北。

1939年5月11日,八路軍一一五師及地方黨政機關3000餘人,被日軍5000餘人圍困於陸房一帶。抗日軍民憑險據守予以沉重打擊,勝利突圍。爲紀念陸房戰鬥,1977年12月23日山東省革命委員會立“陸房戰鬥遺址”石碑。

“陸房烈士陵園”建於1971年,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45平方米。其中靈堂5間面積136平方米;展室4間面積112平方米;辦公室6間面積132平方米;其他房舍7間面積165平方米。

陵園正門內聳立着“陸房戰鬥紀念碑”。碑底座長13米,寬6米,碑身高8.8米、厚3米、寬6米。正面是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題寫的“陸房戰鬥紀念碑”。背面刻有“陸房戰鬥五十週年立碑紀念”碑文。由中共肥城縣委、肥城縣政府1989年5月11日立。

靈堂安放着206位陸房戰鬥革命烈士和其他革命烈士的骨灰。

展覽共分前言、陸房戰鬥前的鬥爭形勢、一一五師挺進泰西、日軍合圍掃蕩、陸房戰鬥經過、勝利突圍、陸房戰鬥的偉大意義、緬懷烈士和後記9部分。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華民族陷入危急關頭。1938年12月,一一五師代師長陳光、政委羅榮桓率部挺進山東開闢抗日根據地,1939年初抵達泰西。幫助地方整訓武裝,建立政權,掀起了抗日新高潮。一一五師入魯後,一路橫掃敵僞據點,予以沉重打擊。4月底,駐山東日本侵華軍第十二軍司令官尾高龜藏糾集近兩個旅的主力和濟南、泰安、肥城、寧陽、東平、長清、平陰等十幾個城鎮的日軍5000餘人,攜--炮、坦克等武器分九路向泰肥山區合圍。一一五師等部隊及地方黨政機關3000餘人被圍困。5月11日,一一五師等當機立斷,依託陸房周圍山地,憑險據守尋機突圍。經過一天激戰,斃敵千餘人,趁夜色在地方羣衆的配合下,分三路勝利突圍。陸房勝利突圍,保存了抗日力量,打開了泰西抗日局面。

延伸閱讀:

·第一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