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縣福建省委舊址紀念館旅遊攻略

福建省委舊址紀念館爲國家AA級旅遊景區、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中共福建省委舊址紀念館位於永泰縣塘前鄉官烈村。

1943年冬,爲粉碎國民黨頑固派第三次--高潮,繼續領導全省人民的抗日鬥爭,中共福建省委從閩北南遷閩中永泰,省委先後在梧桐青溪、東湖(現屬仙遊縣)、塘前官烈等地開展革命活動,帶領全省人民進行抗日、反頑鬥爭,時間達3年之久。

1944年7月,省委機關遷至官烈。在這裏,省委根據抗日形勢的發展,先後發出了《關於準備抗日遊擊戰爭政策指示》、《關於抗日遊擊戰爭第二次指示》等重要文件,指導全省人民開展抗日武裝鬥爭;曾鏡冰、左豐美、黃國璋等還率100多人開赴閩侯南嶼鄉進行“閃電式”公開抗日。10月至12月,省委在官烈、兔耳山先後派出武裝隊伍襲擊福清五龍黃墩村與龍田、永泰佔兜、莆田瀨溪與忠門等地國民黨頑固派武裝。1945年5月,國民黨頑固派大舉圍攻省委機關和游擊區,當地羣衆爲保衛省委機關及保障機關的糧食和日常生活用品的供給等作出了積極貢獻。

爲紀念中共福建省委在永泰青溪、官烈領導全省人民開展抗日武裝鬥爭的歷史功績,繼承和發揚革命優良傳統,弘揚革命先烈和老區人民的革命精神,2005年5月,中共永泰縣委、永泰縣人民政府決定在塘前鄉官烈村修建中共福建省委舊址紀念館。紀念館於2005年11月動工,2006年8月竣工,9月30日舉行開館揭匾及“福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掛牌儀式。

中共福建省委舊址紀念館背靠青山,朝東偏北,單層框架結構,寬28.4米,深17.4米,前後層高4.8米,左右層高4.5米,佔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55.68平方米。紀念館爲中國仿古四合院建築風格,紅門白牆青灰色琉璃瓦,莊嚴肅穆。館裏有展覽廳、內庭、前廳、會議室、接待處以及官烈村黨支部與村委會辦公室,展覽廳面積136.8平方米,陳列了圖片和大量的實物。前廳左面牆上鑲嵌大理石鐫刻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全縣革命烈士英名錄,共有41位烈士的姓名和生卒年月;右面牆上懸掛永泰革命鬥爭形勢圖。

中共福建省委舊址紀念館於2006年6月被中共福州市委、福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爲福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中共福建省委舊址官烈紀念碑

中共福建省委舊址官烈紀念碑位於永泰縣塘前鄉官烈村中共福建省委舊址紀念館前面。

爲紀念中共福建省委在永泰的活動,繼承和弘揚先輩和老區人民革命精神,1991年6月,中共永泰縣委、永泰縣人民政府決定在官烈村建造中共福建省委舊址紀念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1991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舊址官烈紀念碑動工修建,同年10月,紀念碑落成,1992年12月23日,與中共福建省委塔山舊址紀念碑一起舉行揭碑儀式。紀念碑位於官烈村小山坡上,佔地面積100平方米。紀念碑是一塊大青石,上部爲菱形,下部爲長方體,寬0.89米、厚0.11米、高2.27米。碑座與碑臺爲花崗石條砌建,呈正方形。碑座兩層,下大上小,高0.58米,下底座邊長1.8米,上底座底邊邊長1.395米、上邊邊長1.305米。紀念碑四周用鋼管環鏈圍成,碑臺邊長4.98米、高0.73米。紀念碑上部鐫刻錘子、鐮-刀,碑正面鐫刻中顧委委員、原-福建省委書記項南的題字:中共福建省委舊址。背面碑文由中共永泰縣委、永泰縣人民政府落款,記述了中共福建省委遷來官烈村,機關設在柯坑,領導全省人民開展抗日武裝鬥爭活動,以及官烈村廣大羣衆爲保護省委機關安全而做出的重大貢獻,薛厚新、林四妹、王細水、蘇揚棋、蘇揚泉、蘇揚林等6位同志不幸被捕壯烈犧牲等史實。

2003年5月,中共永泰縣委對紀念碑進行了整修、擴建;2006年4月,因籌建中共福建省委舊址紀念館,將紀念碑移遷至紀念館左前下方處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