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陽區龍王塘旅遊攻略

龍王塘爲國家AA級旅遊景區。

龍王塘又名玉泉,位於保山市北板橋鄉郎義村龍溪山麓。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永昌知府嚴時泰以當地水泉灌溉農田,經長期培修而成爲風景名勝區,有秋水洞、龍王廟、公主泉等景以及廣闊的水面,總面積0.83平方公里。這裏古樹森森,青藤飄拂,泉從石隙中湧出,激起轟鳴,百步之外可聞。泉水分三溝,流向郎義附近各村,直達保山壩中,灌溉着萬畝良田。

相傳這一帶原是十分乾旱貧瘠的地方,善良的龍王三公主嫁到這裏,與丈夫辛勤耕作,仍不得溫飽。龍母拔簪刺巖,一股清泉隨即噴湧而出。因此此泉又叫公主泉。人們爲紀念龍母,爲她塑像蓋廟,這就是立於泉上的神龍祠。泉上的神龍相及附近的溝渠,歷代迭加修茸。廟中廣植花木,紅牆黃瓦,隱於碧樹叢中。正月十六日,附近各村的人還來此趕廟會,祭祖祈禱,頗爲熱鬧。

明崇禎十二年(163年)六月十三日,徐霞客從保山去臥佛寺途中,路過郎義村,見"村廬聯絡,夾道甚長,直北二里,村姑盡。繞村西轉,有水自北堰中來,即龍王塘之下流也。溯流沿坡西北行,……聞壑北水聲甚沸,其中深木叢箐,虧蔽上下,而路乃緣壑北轉。不半里,穿門北上,則龍王祠巍然東向列,其前與左,皆盤壑蒙茸,泉聲沸響。乃由殿左投箐而下,不百步,而泓泉由穴中溢。東向墜坑;其北坑中,又有水瀉樹根而出,亦墮壑同去。其下懸墮甚深,而藤蘿密蔓。餘披蔓涉壑求之,抵下峽則隔於上,凌上峽則隔於下,蓋叢技懸空,密蔓疊嶂,颶尺不能窺,惟沸聲振耳而已"(《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十》)。

龍王塘設有門牆,橫額書"龍王勝景"四字,橫額左右繪有山水小品,每圖之間空隙處題有詩句。步人龍王塘,繞山而行,山路右側有一龜狀土丘,名爲"龜山"。登"山"環視,只見龍王塘略呈半月形,三面環山,潭嵌其中。碧泉之上,亭閣聳峙。三面山上茶樹成片,果木、青竹間雜其間。紅花綠樹,藍天白雲,一齊倒映碧池之中,真有"-浮樓臺,玉泉凝天地"之勝。

從"龜山"繼續前行,見大地之上,又有一小池,方約一畝,池水清冽,中有假山,右側泉水洞泊,沿溝南去。溝上建有精巧的石橋,橋旁有小亭,可矚目遠望。沿右側上,即達玉泉樓,樓爲二層,已修飾一新。樓上正面設圓洞形的門,登樓憑窗遠眺,遠近景色,盡收眼底。樓下是茶室。從玉泉樓右側門出,可觀山色,由左門出,可觀水景。

龍王塘是農民自己興辦的公園,也是保山第一座農民公園。

“文革”時期,景觀破壞,1981年,進行公園建設,遊覽範圍從40畝面積擴大爲500畝,亭臺殿閣修繕一新,新建了“臺樓遠眺”、“龍潭仰月”、“巖洞朝暉”、“長橋流情”、“繞堤煙柳”等景觀。正在建設的景觀尚有青雲閣、水濂洞(原秋水洞)及龍王三公主雕像、徐霞客雕像等,設立了文化茶室、彩景部、飲食店、小旅館,安裝了電動飛機等遊樂設施。

門票

30元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位置

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板橋鄉郎義村龍溪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