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區香港三棟屋博物館旅遊攻略

香港三棟屋博物館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三棟屋博物館是香港文化博物館的分館,位於新界荃灣古屋裏二號,在荃灣站附近,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全年免費入場。1981年,香港政府宣佈將三棟屋列爲法定古蹟,並於1987年完成修建工程,加設了博物館設施,供市民免費參觀。博物館館址約2000平方米。1990年,獲亞太區旅遊協會頒發“太平洋古蹟大獎”。

三棟屋原來是香港最古老的圍村之一,大約在18世紀中葉,清朝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由陳姓在廣東的支系所建立。陳氏家族是客家人。雖然經歷了百多年曆史,但三棟屋卻保存得很好。 1970年代,由於香港地鐵荃灣線的工程,三棟屋村村民放棄原址他遷。1987年,三棟屋村遺址經當時的區域市政局修葺後,改爲三棟屋博物館開放讓公衆人士參觀。

建築特色

三棟屋博物館其實是座由圍牆固防起來的客族村落,它是由個相連的大廳所組成 ,而這三個大廳則是此村落的生活核心。之所以稱爲三棟屋,是因爲這座三房屋分別出三支大主樑所支撐。供奉祖先的大廳座落在房子的最前端,裝潢得十分華麗,廳中的裝飾佈置已經過修復,且色澤鮮豔恰如原貌。另兩座廳堂則較爲自然質樸,適合作爲淳樸居民日常生活作息的中心。

三棟屋建築風格獨特,爲新界圍村之典範。該村爲長方形建築,形狀就如一箇棋盤,左右對稱,中軸線上分別建有前廳、中廳及祠堂,兩旁有四間獨立居室,而左右及後排的橫屋則將整條村莊圍攏起來。此一建築特色,反映出客籍人士尊重宗族的特色。

館內陳列了當時的農具與傢俱,還有廚具和一些日常家庭用品,以供遊客參觀。屋外尚有一魚池、打穀場和出來守衛整個村落的門房。它真實地反映出中國南方的舊農村生活。

三棟屋的歷史悠久,建築風格非常獨特,佈局一如棋盤,左右對稱,中軸線上建有前廳、中廳及祠堂,兩旁爲四間獨立的居室,左右及後排的橫屋將整條村莊圍攏起來。修葺三棟屋的工作成就卓越,更於1990年榮獲亞太區旅遊協會頒發“太平洋古蹟大獎”。

交通指南

景區地址:香港荃灣古屋裏2號。

乘車線路:地鐵荃灣站C或E出口,循路牌指示步行至古屋裏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