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區大埔滘自然護理區旅遊攻略

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劃定於1977年5月13日),是一箇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大埔滘以南的特別地區,佔地460公頃。該自然護理區是香港的首個特別地區。自然護理區內有超過100種原生及外來引進的樹木品種並亦設有一條0.7公里的自然教育徑。

大埔滘自然護理區本來稱爲大埔滘植林區,成立於一九七七年。1926年香港政府首次在整個新界植林,本來稱爲“大埔滘植林區”的植林工作亦告開始,保護區停車場附近溪流的陡斜集水區內植有四百四十公頃樹木,樹林自海拔五十米伸展至海拔六百五十米的草山山頂。由於林區當時最常見是馬尾松(山松),因此當地居民稱這區爲松仔園。

自然護理區內有超過100種原生及外來引進的樹木品種,並設有紅(3公里)、藍(4公里)、棕(7.5公里)、黃(10公里)四條以不同顏色識別路徑供遊人觀賞樹木,亦設有一條0.7公里的自然教育徑。對大自然特別有興趣的人,包括自然學者和生物學家,以及需要清靜而未受破壞環境的人,該區早已成爲他們常到的地方。

植被

該特別地區面積達四百六十公頃,內有數十年前種植的人工林,由草山東面山坡向下伸展至大埔公路。區內林木茂密,樹木凡一百多種,種植多年的樹木與較近期種植的品種,交錯生長。一九二六年政府首次在整個新界植林,而該區的植林工作亦告開始。當局後來又加種了些樟、杉、臺灣相思和白千層等樹。

那裏還有很多有趣的本地植物,例如山蒼樹、榼藤子及楓香等,走在幽靜的小徑上,遊人可以看到地面都鋪滿大大片的黃葉,這些是從黧蒴錐樹上掉下來的。黧蒴錐樹是有用的木材,中國人以前常用來製造農具如木犁等。在本港的所有特別地區中,大埔滘特別地區也許擁有最多不同種類的本地樹木。

動物

大埔滘自然護理區由於植被豐富,爲區域內的動物提供了天然的棲息地,尤其是爲鳥類繁衍棲息提供了良好處所。愛好大自然的人,在樹林裏漫步時,會看見很多種類的鳥獸。

自然護理區鳥類中最少有十二種是常見的,包括斑鳩、喜鵲、白頭鵯及紅耳鵯。冬天有貓頭鷹和鶺鴒,夏天則有杜鵑和黑卷尾。遊人間或聽到赤麂的叫聲和看見靈貓、穿山甲及豪豬。冬末及初春期間,更有很多美麗的蝴蝶。

自然教育

大埔滘自然教育徑位於自然護理區內,主要介紹林地生態。該處是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植林區,小徑兩旁都有密林覆蓋,並擁有數百種植物品種,及可學習研究到各種動植物生態。此教育徑全長0.7公里,行畢全程大約需時一小時。

沿山坡蜿蜒而上,走進一片綠樹成蔭的林地,觀察林地的生態。這裏樹木參天,植物種類豐富,生長於不同的層次中。林木樹冠茂密,一些攀緣植物爲爭取陽光,沿樹幹向上攀爬,令樹頂部分更爲繁茂;一些能抵受陰暗環境的灌木,形成樹林的底層。至於能適應光線極弱環境的蕨類、地衣及苔蘚等植物,則長於地面。

交通指南

景區地址:香港大浦區大埔公路大埔滘段

乘車線路:乘九巴72a、72、73a、74a、872路或新界區專線小巴在松仔園下車再步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