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旅遊攻略

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是爲紀念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而建,原紀念碑於1951年建成,2009年遷至現址重建。

烏蛟騰村位於新娘潭山之後,卻是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在日據時代抗日的基地。抗日英烈紀念碑原碑初建於1951年烏蛟騰一處山坡下,1985年經過重修,2009年底遷址重建,於烏蛟騰村村口近新娘潭路建成“烏蛟騰烈士紀念園”,入口處有一座牌坊,內有紀念碑立於高臺上,基座刻有“浩然正氣”四字,碑上則有前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題字︰“抗日英烈紀念碑”。紀念碑又記載在1942年中秋節翌日,日軍包圍烏蛟騰村,強逼村民交出武器及港九大隊的游擊隊員,最終村長李世藩不肯就範,終死於酷刑下。

烏蛟騰烈士紀念園”位處新娘潭路旁,入口牌坊有楹聯:紀昔賢滿腔熱血,念先烈彌世功勞。紀念園佔地不廣,僅有一座紀念碑和兩座碑文,此外便是參天大樹,使園倍添肅穆。園內的主體建築當然就是紀念碑,呈高尖形,正面直書“抗日英烈紀念碑”,由原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1910-1995年)題寫,碑題和題字者和斬竹灣的紀念碑相同。基座橫書“浩然正氣”。

紀念碑旁有兩個矮身碑文座,中、英文各一,扼要敘述烏蛟騰村民的抗日事蹟,大意爲:1941年12月8日,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太平洋戰爭,其後吞併香港,新界村民和東江縱隊合作,“同日本法西斯展開了可歌可泣的鬥爭”。日軍曾對烏蛟騰及其周圍村莊發動大小十餘次進攻,其中一次在1942年9月25日拂曉,日軍包圍烏蛟騰村,迫使村民交出武器和供出遊擊隊員。村長李世藩等面對灌水、火燒、軍馬踐踏等酷刑折磨仍堅貞不屈,最後壯烈犧牲。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烏蛟騰村民還有李源培、李憲新、李天生、李志宏、李官盛、李偉文、王官保、王志英等,他們“同港九新界的山山水水一樣,萬古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