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旅遊景點

北區衛奕信徑旅遊攻略

介紹衛奕信徑是香港一條昔日香港總督衛奕信勳爵命名的郊遊徑,於1996年正式啓用,全長78公里,分10段由南至北越過香港衆多崇山峻嶺,貫穿了全港八個郊野公園,是繼麥理浩徑之後全港第二長的遠足徑。衛奕信徑的名字是爲紀念一位鍾情於香港山水及遠足活動的港督——衛奕信爵士而起的。這條共分爲十段的遠足徑由南至北...
港澳台

北區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旅遊攻略

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是爲紀念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而建,原紀念碑於1951年建成,2009年遷至現址重建。烏蛟騰村位於新娘潭山之後,卻是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在日據時代抗日的基地。抗日英烈紀念碑原碑初建於1951年烏蛟騰一處山坡下,1985年經過重修,2009年底遷址重建,於烏蛟騰村村口近新娘潭路建成“...
港澳台

北區松嶺鄧公祠旅遊攻略

松嶺鄧公祠位於香港新界粉嶺龍躍頭龍山西北面山麓,在老圍和祠堂村之間,是香港最重要及規模最宏大的祠堂之一。祠堂於40及50年代曾用作學校,於1997年11月7日被列爲法定古蹟。松嶺鄧公祠約於明嘉靖四年(1525年)爲紀念開基祖鄧松嶺公(1302至1387年)而興建,是龍躍頭鄧族的宗祠。在每年元宵節,當...
港澳台

北區粉嶺龍躍頭天后宮旅遊攻略

粉嶺龍躍頭天后宮座落於香港新界粉嶺龍躍頭龍山西北面山麓,在老圍和祠堂村之間,位於松嶺鄧公祠旁邊,是當地的主要廟宇。天后宮興建年份已不可考,據村中父老相傳,該廟的建造年代較松嶺鄧公祠還要早,是族人爲祈求子弟應考科舉順利的廟宇。現在的規模爲民國二年(1913年)修繕後的建築。天后宮於2002年11月15...
港澳台

北區老圍旅遊攻略

老圍位於香港新界粉嶺龍躍頭,是龍躍頭鄧族聚居的圍村。老圍門樓及圍牆於1997年1月31日被列爲香港法定古蹟,此後,逐漸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來此參觀遊覽。龍躍頭鄧族於14世紀由錦田移居龍躍頭,先後建立了“五圍六村”,老圍興建日期已不可考,但應是五圍中最早建立的圍村。老圍建於一小丘之上,四周築有圍牆,圍內...
港澳台

北區葉定仕故居旅遊攻略

葉定仕故居約建於1908年,外觀仿照孫中山先生於中山翠亨村的故居興建。葉定仕故居的歷史背景及建築風格甚具價值,葉定仕故居曾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爲二級歷史建築,而政府於2009年11月刊憲,將故居提升爲香港法定古蹟。葉定仕先生(1879-1943年)又名天發,號廣新,爲沙頭角蓮麻坑葉氏第八世祖。他早...
港澳台

北區龍躍頭文物徑旅遊攻略

介紹龍躍頭文物徑位於香港新界粉嶺聯和墟東北的龍躍頭,是香港政府於新界設立的第二條文物徑。這條文物徑經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當地居民、北區區議會、-、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及香港旅遊發展局的鼎力支持下,於1999年12月4日正式開放,供市民遊覽。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入龍躍頭文物徑的文物共有...
港澳台

北區蓬瀛仙館旅遊攻略

介紹蓬瀛仙館臨近九廣東鐵粉嶺站,創立於1929年,屬道教全真龍門派,是香港一箇最重要的道教叢林。館內大殿及大堂建築宏偉,別具特色。花園內的大涼亭可遠眺粉嶺全景,花園周圍有小橋花圃,景緻優雅。現在館內除部分院舍局部開放參觀外,大部分都是宣教靜修之用。 交通港鐵東鐵線粉嶺站(蓬瀛仙館出口)。香港香港...
港澳台

北區香港龍山寺旅遊攻略

龍山寺座落於粉嶺龍山之麓,原名龍溪庵。《重修龍溪廟碑》中載:“龍溪,古神境也。雲興則雨,詳載邑志,號曰神山。流而爲溪,則曰龍溪。晉人建寺以此,以應神赫。”可見龍溪庵可能始建於晉。亦有說謂庵乃始建於元末明初。至乾隆己卯年重修。其時爲附近一帶村民所建,目的是“建廟敬神、立祠祭祖”之用。羅浮一景後因年代久...
港澳台

北區鹿頸旅遊攻略

鹿頸位於沙頭角和深圳市鹽田區,至今仍保留不少自然生態,是馳名的觀鷺區,更有都市罕見的紅樹林,鴉洲雜樹叢生,是多種鷺鳥的棲息地,可近距離看到白鷺的一舉手一投足,而鄰近的紅樹林也可以觀賞到很多特別的植物,如秋茄,海漆、木欖等,另外,也可找到一些常在紅樹林出沒的動物,如彈塗魚和招潮蟹等。 ...
港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