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旅遊攻略

中西區永利街旅遊攻略

永利街是香港上環一條街道,位於上環南部必列者士街以南、樓梯街與城皇街之間,東西走向,有九幢建於1950年代初的唐樓。該處以保留香港1960年代特色而著名,柏林影展得獎香港電影《歲月神偷》也是在此取景。因《歲月神偷》獲柏林影展最佳影片水晶熊獎後,原本已經納入香港市區重建項目的永利街得意保留原貌。永利街...
港澳台

中西區水坑口街旅遊攻略

水坑口街(Possession Street)以前稱佔領街,位於香港上環,爲香港最古老的街道。水坑口街南接地勢較高的荷李活道,正北壤文鹹東街,西北連皇后大道西,東南連皇后大道中。香港開埠初期,該街道是使用譯名波些臣街(Possession Street),即佔領街。當1841年1月25日,英國的義律...
港澳台

中西區文鹹街旅遊攻略

文鹹街是香港上環兩條街道的名稱,分別爲文鹹東街和文鹹西街,兩街並非完全連接。文鹹東街東端連接皇后大道中近蘇杭街及威靈頓街,西端則連接水坑口街及皇后大道中、西的交界。文鹹西街則由文鹹東街近水坑口街一段開始,西端連接德輔道西。此道路以第三任香港總督“文鹹”命名。兩條文鹹街是昔日南北行的其中一箇集中地,文...
港澳台

油尖旺區香港廟街旅遊攻略

廟街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中的油麻地,是香港一條富有特色的街道,曾有不少電影以廟街取景。街道南北走向,連接文明裏及佐敦道,以售賣平價貨的夜市而聞名,被喻爲香港的平民夜總會。由於廟街的性質與旺角的“女人街”相似,而到訪的人則以男性爲主,故亦有“男人街”的稱號。每天從傍晚時份開始,廟街路邊的攤檔便會陸續開...
港澳台

中西區香港石板街旅遊攻略

石板街的正式名稱爲“砵典乍街”,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中環。街道連接山上的荷李活道及山下的幹諾道中,其中皇后大道中至荷李活道一段由於頗爲陡直,故用石塊鋪蓋路面,並設計成一塊凹下一塊凸起,既方便行人上落,又方便雨水沿兩旁瀉走,因此人們習慣叫它做“石板街”。香港政府在1858年將此街命名爲砵典乍街...
港澳台

南區赤柱市集旅遊攻略

位於香港島南端的赤柱市集馳名海外,深受旅客歡迎。那裏陽光明媚,清風送爽,洋溢着寫意悠閒的海濱風情。徜徉其中,選購心儀的特色商品,享受討價還價的購物樂趣,足以讓您領略到赤柱市集的動人魅力。香港旅遊協會出版的香港旅遊指南有推介赤柱市集景點。赤柱市集內的街道有赤柱大街、赤柱市場道、赤柱新街和赤柱村道。赤柱...
港澳台

深水埗區李鄭屋漢墓博物館旅遊攻略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是香港歷史博物館五間分館之一,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當中的建築屬於香港法定古蹟。根據考古學家推斷,該墓建於東漢時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李鄭屋漢墓曾出土了58件文物,當中包括最少33件完整文物,例如屋舍模型和各種陶器及青銅器等。然而,漢墓中並未發現任何骸骨。...
港澳台

東區羅屋民俗館旅遊攻略

羅屋民俗館位於香港柴灣,建於清朝,是一間具有200多年曆史的古村屋。它是香港歷史博物館五間分館中的其中之一,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1989年11月10日,羅屋成爲香港法定古蹟。羅屋民俗館於在1990年1月19日正式開放,屋內放有傢俬、農具、日用品等展品,以復原村屋的面貌。羅屋是一間中型常見的客家門...
港澳台

東區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旅遊攻略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是香港一所以香港海上消防歷史爲主題的展覽館,位於香港島東區的鰂魚湧公園。展覽館實物展示1953年於香港製造,2002年退役的滅火輪葛量洪號,於2007年9月29日正式開放。葛量洪號滅火輪爲香港第一艘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所管理的歷史文物船隻,亦爲香港博物館收藏體積最大的展品。葛量洪號...
港澳台

東區鰂魚湧公園旅遊攻略

鰂魚湧公園是香港的一箇大型公園,位於香港島鰂魚湧海旁,佔地9.79公頃,並設有多種動態設施,於1994年6月17日啓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該公園是分兩期落成的,第一期較接近太古城,而第二期則較爲接近鰂魚湧。鰂魚湧公園分兩期落成,第一期屬於公園的東部,位於太古城以北,橫跨東區走廊、鯉魚門至維多利...
港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