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沙灣古鎮旅遊攻略

沙灣古鎮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沙灣古鎮有着800多年曆史的嶺南文化古鎮沙灣,因位於古海灣半月形的沙灘之畔而得名。沙灣地處珠三角幾何中心,北與廣州番禺中心城區一河之隔,東望東莞深圳,南鄰中山珠海,西連順德南海,交通四通八達。據史書記載,這裏原只是打魚人聚集的小漁村,至宋代,沙灣西北已成陸地,東南尚屬淺海,經歷代移民不斷圍海造田,田地面積不斷擴展。南宋紹定六年(公元1233年),何氏先祖德明從內地來此,在沙灣購買了大量山地和海田,定居此地,繁衍子孫,富甲一方。沙灣也逐漸變成魚米之鄉。因此番禺也有諺雲:“沙灣何,有仔唔憂無老婆”。宋末元初,大量移民逃難到嶺南,不少移至沙灣,明清時各姓氏舉人進士輩出,不少姓氏亦發展成爲大族。

改革開放以來,沙灣藉助優越的自然條件和便捷的水陸交通優勢,鎮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穩步、健康發展,地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躍居廣東省鎮級前列。幾年來,沙灣先後獲得全國文明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國家衛生鎮、廣東省中心鎮、廣東省教育強鎮、廣東省農村綜合實力經濟強鎮等榮譽稱號。

嶺南民間建築文化博物館。

雖歷經800多年,沙灣古鎮“三街六市”的粵中地區典型商業市鎮格局仍保存完整。沙灣現有約7萬㎡的古建築羣,如古祠留耕堂,古塔水綠山青文閣,古街安寧西街、車陂街,古巷昇平人瑞巷,古井清水井以及鰲山古廟羣等,其間蘊藏着豐富的磚雕、灰塑、木雕、壁畫藝術珍品,充分展示了宋朝至今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城鎮變遷史,堪稱嶺南民間建築文化的博物館。

古鎮街頭塗鴉

沙灣古鎮村落選址背靠青蘿嶂,面朝沙灣水道,中部有文塔崗,是典型的南方村鎮傳統風水格局。看沙灣的古鎮區,一定要到留耕堂。據番禺博物館文物辦考查,留耕堂是番禺現存年代最久遠、佈局最嚴謹、規模最宏大、造工最精巧、保存最完好的粵中宗祠的經典之作,建築面積3334.45平方米,集元、明、清不同時期的建築特色於一體,堪稱綜合性藝術宮殿。

何少霞故居

惠巖何公祠

何少霞故居

熾昌堂

玉虛宮

三稔廳

沙灣留耕堂(何氏大宗祠)

沙灣留耕堂(何氏大宗祠)

古鎮書齋

沙灣文峯塔

黃友鎮崖柏藝術館(鎮南祠)

三稔廳

仁讓公局

清水井

古鎮街頭塗鴉

沙灣廣東音樂館

沙灣留耕堂(何氏大宗祠)

沙灣三稔廳

何炳林院士紀念館

用時參考:1天

交通:地鐵3號線至市橋站,B出口右轉,坐67路公交車,沙灣文化中心站下車即到。

開放時間:9:30-17:30

景點位置:廣州番禺區沙灣鎮大巷湧路沙灣文化站

遊客服務中心(售票處)地址:廣州番禺區大巷湧路64

電話:020-84736168

沙灣北村:沙灣北村地處沙灣鎮中心北面,青蘿路以南,面積約2.4平方公里,下設1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760多人。 沙灣北村具有800多年的歷史文化,古街巷建築佈局精妙,各大街小巷均採用花崗岩石板鋪砌而成,轄內有省級文化保護單位“留耕堂”、“光裕堂”、“車陂街”等古建築羣,堪稱嶺南古建築的代表。座落於北村中心以北的象賢中學有近百年的辦學歷史,是一座全國示…… 沙灣北村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