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南縣廣東瑤族博物館旅遊攻略

廣東瑤族博物館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中國瑤族博物館(廣東瑤族博物館)是連南瑤族自治縣縣委、縣人民政府響應廣東省委、省政府建設“文化強省”戰略決策的重要舉措,業經省人民政府同意,並被清遠市人民政府列入“十二五”重點建設規劃之中。中國瑤族博物館(廣東瑤族博物館)坐落在連南瑤族自治縣高寒山區自願移民示範區內,佔地面積47.75畝,建築面積14566㎡,於2009年規劃,2010年12月動工興建,2012年12月底全面完工,於2013年1月連南瑤族自治縣成立六十週年之際隆重開館。

該館以國家三級館標準興建,設計新穎,雄壯的外觀融入了瑤族紅頭巾、吊腳樓、長鼓等瑤族文化元素,以紅黑兩色爲主調,整個外觀絢麗典雅而莊重,寓意瑤族文化的絢麗多彩和瑤族人民的歷久不衰、堅韌不拔的精神。正前門,是以長鼓造型的溼地生態公園爲一體的《瑤族舞曲》音樂廣場,直通對面河邊公路。周邊是高寒山區自願移民新村示範區的特色民居和民族風情街,突顯濃郁的瑤族風情,營造瑤族文化氛圍的區域環境。以標誌性的建築,在提高和塑造城市民族文化品位的同時,努力打造獨特瑤族文化的旅遊風情線。

中國瑤族博物館(廣東瑤族博物館)陳列的主題爲“瑤嶺長歌”,分爲遠古尋蹤、瑤山春秋、古韻流芳、神工能匠及瑤繡工坊。以清晰的歷史脈絡、文博的視野全面和系統地展示全國瑤族四大支系三十個分支乃至世界瑤族的歷史文化。同時設有多功能演示廳、自治縣六十週年成就展示廳、自治縣城鄉建設規劃展示廳和兩個1000平方米的臨時展廳,還設有會議室,接待廳等綜合功能。掛設廣東瑤族文化研究基地、廣東瑤繡研發基地、連南瑤族自治縣青少年教育基地,承載着全國瑤族乃至世界瑤族歷史、社會、經濟、文化信息以及對瑤族文化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傳承。目的是打造全國極具影響力的瑤族歷史文化專業博物館,建成瑤族人民團結奮進的精神家園,爲保護和傳承合理利用開發瑤族文化作出積極的貢獻。

該館的建設工程由縣重點指揮部組織招標建設,分別由安徽水安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和廣東珠江影視公司中標負責主體工程建設和室內裝修及布展陳列工程。於2011年5月起先後組隊奔赴廣西、貴州、雲南、湖南等地,深入瑤區,走村串戶,對瑤族四大支系三十個分支的歷史文化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和徵集工作。2012年3至4月份,奔赴越南、泰國,開展瑤族文化的交流和調查研究。2012年10月縣長鄭遠平親自帶隊遠赴法國,開展瑤族文化的交流和調查研究,增進了解,結下友誼,取得豐碩的成果。我們的瑤族文物徵集得到了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和廣東、雲南、貴州、泰國、法國、美國等地瑤學會學者專家的大力支持,得到了所到各地民宗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陳列布覽工作得到廣東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和廣東省博物館專業的大力支持。截止2012年10月份,通過收購、調撥、捐贈等方式,徵集各類瑤族文物、實物共20541件。中國廣東瑤族博物館目前是全國瑤族文物最多、最系統、最齊全的瑤族專業博物館。

中國瑤族博物館(廣東瑤族博物館)設備先進,設施一流,以高科技的聲、光、電結合,實行全方位的智能化管理,包括安全防範、設備管理、信息通信、網絡應用和音視頻等智能系統。文物庫房和部分展館實行恆溫恆溼和氣體消防。

中國瑤族博物館(廣東瑤族博物館)立足廣東、面向全國、走向世界,力爭成爲廣東乃至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瑤族文化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心,成爲了解瑤族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也必將成爲粵北山區一道亮麗的文化旅遊風景線,是連南瑤族自治縣文化事業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渠道,也是自治縣文化旅遊的報到中心,它將成爲推動自治縣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支撐點,爲廣東“文化強省”建設,爲瑤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廣爲傳播增添新的活力和光彩。

信息來源:廣東瑤族博物館

六聯村:六聯村委位於縣城東部,人口2138人。有常耕地面積1103畝,其中水田638畝,旱地418畝。林地面積5200畝。全村生產以水稻爲主,還有少量的竹子和松木。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番薯、蔬菜等。全村水資源充足,山地資源豐富,適於發展油茶、藥材、養牛、養豬、養雞、鴨等產品。全村下轄6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自然村分別是:木家灣、老圩、新村、菜園壩、大…… 六聯村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中國國家三級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