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縣正定隆興寺旅遊攻略

正定隆興寺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隆興寺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城東門裏街,是國內保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十大名寺之一。

隆興寺位於距離石家莊15公里的河北省正定縣城內,始建於隋朝,時稱“龍藏寺”,唐朝改名爲"龍興寺",至宋朝時落成爲規模宏大的建築羣,之後歷經多次修葺,直至清朝康熙年間,形成了東、中、西三路並舉的建築格局,規制日益完善,達到鼎盛時期。

隆興寺佔地面積爲85200平方米,坐北面南,建國後,多次撥款修葺,仍按三路建制,正門(南門)外爲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寺內建築主要有天王殿、天覺六師殿(遺址)、摩尼殿、牌樓門戒壇、慈氏閣、轉輪藏閣、康熙乾隆二御碑亭、大悲閣、御書樓和集慶閣、彌陀殿、龍泵牛亭,以及從崇因寺前來的毗盧殿等,其中天王殿、摩尼殿、轉輪藏閣、慈氏閣是寺內保存最爲完整的四座宋代結構風格的殿宇,尤以摩尼殿的價值最高,摩尼殿建於1.2米的臺基之上,爲重檐歇山頂式,面寬和進深均爲七間,平面佈局爲十字形,外觀重疊雄偉,古勁莊嚴。

隆興寺大悲閣內的銅鑄千手觀音,被稱爲"正定大菩薩",與滄州獅子、定州塔、趙州大石橋並稱爲"河北四寶",這是中國保存最高大的古代銅鑄佛教造像。

隆興寺內還藏有四十餘通古碑,以隋朝時期的龍藏寺碑最爲著名,有"隋碑第一"之稱,其碑文書體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非常主要的地位,是魏碑往唐碑過渡時期的代表作,結構樸拙,楷中留隸,方正有致。-

隆興寺原來是十六國時期後燕慕容熙的龍騰苑,586年(隋文帝開皇六年)在苑內改建寺院,時稱龍藏寺。唐改額龍興寺。969年(北宋開寶二年)宋太祖趙國亂來徵河東後駐蹕鎮州(後正定),到城西由唐代高憎自覺禪師創建的大悲寺禮佛時,得知寺內原供的四丈九尺高的銅鑄大悲菩薩毀十五代後漢契丹犯界和後周世宗毀佛鑄錢的兩次劫難,加之聽信寺僧“遇顯即毀,迢宋即興”之讖言後,遂敕令於城內龍興寺重鑄大悲菩薩金身,並建大悲寶閣。

971年(開寶四年)興工,至975年(開寶八年)落成。並以此爲主體採用中軸線佈局大興擴建,形成了一箇南北縱深、規模宏大、氣勢磅膳的宋代建築羣。龍興寺遂躍爲“河朔名寺“而倍受歷代封建皇室的重視。元代曾多次賜金重修,並賜田畝、經卷、長明燈錢資助寺院的經濟和佛事,致使龍興寺僧徒增多,規制完善,日臻隆盛。著名高憎膽巴曾一度住持龍興寺,並施白金千兩重修大覺六師殿。

明萬曆年間救修寺內主要建築和佛像。清朝康、乾二帝出巡曾多次於此駐駕,拈香禮佛,以祈皇圖永固。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至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至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兩度奉敕大修,並於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在西側增建帝王行官、形成了東爲僧徒起居之處、中爲佛事活動場所、西爲行宮三路並舉的建築格局,達到了鼎盛時期。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賜額“隆興寺”,並被譽爲“海內寶剎第一名區”。

清朝末葉至民國年間,經濟凋敝,戰爭頻仍,隆興寺也隨之頹敗。1858年(清咸豐八年),西路的行宮被天主教堂侵佔,中、東兩路建築也是殿閣傾堪,僧堂損漏。寺院遊僧日少,門庭冷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隆興寺受到了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科學保護。1961年由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1953年成立專門文物保管機構至今,國家屢撥鉅款對寺院進行修茸和擴建,使古剎逐漸恢復其盛世風貌。自1974年以後,先後有70多位國家領導人蒞臨隆興寺,2001年11月5日,總書記視察隆興寺時,對其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給予高度評價並題詞留念。

隆興寺佔地82500平方米,寺內有六處文物堪稱全國之最:被古建專家梁思成先生譽爲世界古建築孤例的宋代建築摩尼殿;被魯迅先生譽爲“東方美神”的倒座觀音;中國早期最大的轉輪藏;被推崇爲隋碑第一的龍藏寺碑;中國古代最高大的銅鑄大佛;中國古代最精美的銅鑄毗盧佛。此外,寺內東北側還建有集文物展示、旅遊休閒爲一體的明清代園林——龍騰苑。

隆興寺主要建築分佈於一條南北中軸線及其兩側。寺前迎門有一座高大琉璃照壁,經三路三孔石橋向北,依次是:天王殿、大覺六師殿(遺址)、摩尼殿、戒壇、慈氏閣、轉輪藏閣、康熙御碑亭、乾隆御碑亭、御書樓(遺址)、大悲閣、集慶閣(遺址)和彌陀殿等。在寺院圍牆外東北角,有一座龍泉井亭。寺院東側的方丈院、雨花堂、香性齋,是隆興寺的附屬建築,原爲住持和尚與僧徒們居住的地方。

大悲閣是隆興寺的主體建築,坐落在中軸線後部。閣前古柏參天,閣後老槐吐翠,周圉蒼松、百花環繞,景色清幽宜人。閣高33米,面闊七間,進深五間,爲五重檐三層樓閣。舊名“佛香閣”、”天寧觀音閣”。據記載,該閣始建於968-976年(宋初開寶年間)。大悲閣內矗立着一尊高大的銅鑄大菩薩,稱“大悲菩薩”,高19.2米,立於2.2米高的須彌石臺上,是中國保存最高的銅鑄觀音菩薩像。

像奉宋太祖趙匡胤敕令而造,周身有42臂,又稱“千手千眼觀音”。各臂分持日月、淨瓶、寶塔、金剛、寶劍等,可惜兩側4o雙銅手臂均被毀,已改爲木製,僅前胸兩臂爲原鑄。觀音像神態自若,比例均勻,衣紋流暢,線條細膩,頗具宋代藝術風格。據寺內一通宋碑記載,其鑄造程序是:先鑄好基礎,然後分七節鑄造大菩薩。第一節鑄下部蓮花座,第二節鑄至膝蓋,第三節鑄至臍下,第四節鑄至胸部,第五節鑄至腋下,第六節鑄至肩膊,第七節鑄至頭部。最後添鑄四十二臂。菩薩的手均爲木雕而成,其上裹布,一重漆,一重布,然後用金箔貼成。

上世紀40年代重修

1944年重修大悲閣時,拆掉了兩側的御書樓和集慶閣,建築面積較原來縮小了三分之一。東、西、北三面牆壁上的宋代壁塑也已無存。閣內有樓梯直達頂層,可憑欄縱觀正定古城風光。歷代文人墨客登臨此閣,吟詩詠賦,留下了許多美好詩篇。元代詩人薩都刺詩云:“眼中樓閣見應稀,鐵凰樓檐勢欲飛,天半寶花飄關道,月中桂子落僧衣。高擎玉露仙人掌,上礎銀河織女機,全趙堂堂遺物在,山川良是昔人非。”大悲閣前,東側爲轉輪藏閣(藏經樓),西側爲慈氏閣。

轉輪藏閣坐西朝東,面闊三間,進深四間,重檐歇山頂,平面近似方形。閣內正中安置木製的直徑七米、八角形的“轉輪藏”(即轉動的藏經櫥):中間兩根金柱各向左右讓出,其樑架結構,作出由下檐斗拱彎曲向上與承重梁銜接的彎梁,上層梁則有大斜柱(叉手)的應用,是早期木構建築中的傑作。慈氏閣與轉輪藏閣大體相似,閣內採用永定柱造和減柱造的做法,是其建築結構上的特點。特別是檐牆一週的柱子均採用永定柱造的做法,是國內保存宋代建築中的孤例。閣內二米高的須彌座上,立有一木雕像,高七米,爲彌勒佛形象,或稱“慈氏菩薩”,是宋代遺物。

隆興寺沒有山門,前面僅有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繞過照壁,自三路單孔石橋向北,迎面是寺院的第一座建築天王殿,單檐歇山式,七檀中柱式建築,中有圓拱形大門,門上部橫嵌着康熙皇帝親書的“敕建隆興寺”金字匾額,兼有山門作用。摩尼殿是該寺主要建築之一,坐落在中軸線前部,始建於1052年(宋仁宗皇祐四年),總面積爲1400平方米。

大殿結構十分奇特,屬抬梁式木結構,平面呈十字形。殿內的粱架結構均與宋《營造法式》相符,大木八架椽屋,前後乳栿四柱結構形式。正中殿身五間,進深五間。中央部分爲重檐歇山頂,四面正中各出山花向前抱廈,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點和見格,殿頂爲綠琉璃瓦剪邊、檐下飾雄大的綠色斗拱,翼角弧度圓潤而微微向上翹起。像這樣立體禮富淤變化,形制頗爲特殊的古建築,在中國早期古建築中實屬罕見。

殿內正中佛壇上,塑有釋迦牟尼、文殊、普賢、阿難、迦葉像,其中一佛(釋迦牟尼)、二弟子(阿難、迦葉)像爲宋代原塑。檐牆及圍繞佛壇的扇面牆上,均繪有明代成化年間繪製的壁畫,題材內容爲佛傳故事。壁畫色彩豔麗,線條流暢。扇面牆背麪塑有玲瓏別緻的須彌山,山間塑有羅漢、獅、象等,中部有一尊明代彩塑觀音坐像,頭戴寶冠,肩披瓔珞飄帶,胸臂裸露圓潤,一足踏蓮,一足踞起,雙手撫膝。鼻樑微高,柳葉細眉,面容恬靜安詳,姿態優雅端莊;實爲中國古代彩塑傑作。

延伸閱讀:

·河北省十大古建築

·第二批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現存50大古建築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手千眼觀音戒壇倒座觀音轉輪藏閣雙龍照壁摩尼殿慈氏閣龍藏寺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