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區西安碑林博物館旅遊攻略

西安碑林博物館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文化旅遊景點。

碑林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這裏名碑林立,藏品豐富,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同時彙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馳名中外。愛好書畫和歷史的遊客不可錯過。介

西安碑林創建於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誌一千多塊。這裏碑石如林,故名碑林。西安碑林內容豐富,它既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又彙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因而馳名中外。

碑林博物館位於西安市文昌門內三學街15號,原爲陝西省博物館,建於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曆史的“西安碑林”基礎上,利用西安孔廟古建築羣擴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誌及石刻造像爲主的藝術博物館。館區由孔廟、碑林、石刻藝術室三部分組成,現有館藏文物

11000餘件,11個展室,陳列面積4900平方米。博物館本身即爲孔廟舊址,其建置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照壁、牌坊、泮池、欞星門、華表、戟門、碑亭、兩廡等明清建築保存至今,並遵循着孔廟固有的建築格局,組成了一箇綠樹掩映、古樸典雅的庭院式建築羣。碑林博物館各陳列室主要展品介紹

第一陳列室陳列的是《開成石經》,內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左氏傳》、《論語》、《孝經》、《爾雅》等12部經書,計60多萬字,用石114方。清代補刻的《孟子》也陳列於此,合稱《十三經》。這些經書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必讀之書。當時爲避免文人學士們在傳抄經書時出現錯誤,以及永久保存,就把經書刻在石碑上作爲範本,立於長安城國子監內,以供校對。《開成石經》是目前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經書。

第二陳列室陳列書法名碑,以唐代爲主。內容上,《大秦景教流傳中國碑》、《不空和尚碑》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寶貴資料。書法價值上,虞世南《孔子廟堂碑》、褚遂良《同州聖教序碑》、歐陽詢《黃甫誕碑》、歐陽通《道因法師碑》、張旭《斷千字文》、柳公權《玄祕塔碑》,以及僧懷仁集王羲之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顏真卿《多寶塔碑》、《顏家廟碑》等,無一不是從古至今書法愛好者學習的範本。其中僧懷仁花費24年心血,從內府藏王羲之墨跡中集字刻成的《聖教序碑》,再現了書聖王羲之秀勁超逸的書風,加之碑文由唐太宗作序、唐高宗作記,頌揚了卓越的佛學家玄奘,又有玄奘寫的謝表及心經,被譽爲“三絕碑”。

第三陳列室陳列是由漢至宋代的各種書法字體名碑。篆書有唐《美原神泉詩序》等,隸書有漢《曹全碑》等,楷書有唐《臧懷恪碑》、《郭家廟碑》、《顏勤禮碑》等,行書有唐《慧堅禪師碑》等,草書有隋《智永千字文碑》、唐《懷素千字文》、張旭《肚痛帖》等,都是馳名中外的書法瑰寶。

第四陳列室陳列的是宋至清代名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趙孟頫、祝允明等的詩文書跡,以及明清時期有珍貴史料價值的碑石。還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種線刻畫,其中宋刻《唐太極宮殘圖》、《唐興慶宮圖》,清刻《太華山全圖》、《關中八景》等,對研究古代建築和旅遊勝蹟都有參考價值。

第五陳列室陳列宋、元、明、清各代的地方史料碑石,以清代的居多。其中許多碑石記述了修廟、記功、撥田、贍學、修渠等內容,是研究當時社會和地方歷史的資料,並且在書法藝術上也有一定價值。

第六陳列室陳列的石碑,除少數是元、明人士的詩文作品外,大部分是清代的詩詞歌賦。其中元趙孟頫的、明董其昌、清康熙帝及林則徐所書的石碑等,都是難得的珍品。

第七陳列室陳列的是清代用《淳化祕閣帖》復刻的碑石,共145方。石刻兩面,其內容有歷代封建帝王、名臣及書法家的各種字體,更有王羲之和王獻之的草書字。是不可多得的名碑帖。

石刻藝術室陳列了西漢至唐代的圓雕、浮雕、線刻等石刻藝術品60餘種,是碑林博物館把散存在陝西各地的大型石刻集中於此而建立的展室。

地址:西安市文昌門內三學街15號

類型:博物館

等級:AAAA

遊玩時間:建議1-2小時

電話:029-87210764

官方網站:http://www.beilin-museum.com

開放時間:

8:00-18:00

門票信息:

旺季(3月-11月)75元,淡季(12月-次年2月)50元。

開放時間

3月1日-4月底:8:00-17:30停票,18:15閉館;

5月1日-國慶節:8:00-18:00停票,18:45閉館;

國慶節後-11月底:8:00-17:30停票,18:15閉館;

12月1日-次年2月底:8:00-17:15停票,18:00閉館

交通

可乘坐14路、23路、40路118路、208路、214路、221路、223路、232路、706路、402路、512路、619路、704路、800路、遊6路、五龍專線路公交車到達

延伸閱讀:

·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