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江區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揚州博物館旅遊攻略

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揚州博物館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揚州博物館,現稱揚州雙博館,由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揚州博物館新館組成。位於揚州新城西區,自然風光迷人的人工湖西測,與揚州國際展覽中心隔湖相望。雙博館的建築外型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建築與自然交融合一的設計理念。建築博館總佔地面積50730M2,建築面積22146.99M2,陳展面積10000M2。

揚州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近2500年的歷史,曾是我國水陸交通的重要樞紐,東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都會、外貿和國際交往的重要港埠及商業中心。揚州是通史式的歷史文化名城。兩漢時期被分封在這裏的各諸侯王利用本地優越的地理條件發展經濟,使揚州出現了歷史上的第一次大繁榮。隋唐時期,大運河的開通又一次給揚州的發展提供了契機,隨着唐朝的空前繁榮,揚州也成爲南北糧、草、鹽、錢、鐵的運輸中心和海內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事實上已經成爲全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無數文人騷客慕名而來,爲揚州留下了輝煌的一頁。明清時期,資本主義的萌芽使揚州經濟得到飛速發展,康熙和乾隆多次“巡幸”,更使揚州出現空前的繁華。但揚州的過去又是一部令人心酸的歷史,統治階級的爭奪使這一地區的人民飽受戰火的摧殘,數次變爲“蕪城”。

“揚博館”計有基本陳列1個,專題陳列4個,臨時展廳1個。基本陳列《廣陵潮——揚州古代城市故事》陳列面積2300平方米,展線長度580米,陳列文物856件,以春秋邗城、漢廣陵城、唐城、宋城和明清城的城市故事,簡潔明快地勾勒出揚州歷史發展的主線,也映襯着中國歷史發展的大勢。

《廣陵潮》在陳列內容設計上採用信息組團、分級傳播的最新設計理念。整個展覽以江、河、海爲依託,以漢、唐、清三個時期爲突出點,以揚州歷史上五大城池爲主線,構成一箇結構明晰的和諧整體。

展覽計分五大單元,每個單元各有側重。分級說明言簡意賅,平實無華。展覽運用色彩基調和一定的線形關係,鮮明而準確地闡釋主題。整個陳列將柳樹色彩元素作爲基本調子,表現“綠揚城廓是揚州”的文化特徵。用古楠木色作爲輔助色調,寓意揚州歷史的深厚底蘊。

展廳平、立面長短弧線與直線的有機結合,象徵揚州歷史連綿不斷,充滿無限生機和活力。展覽雖沒有刻意尋求造型元素和藝術符號來強化主題,但由形、色、光構成的整個藝術空間,始終充滿着揚州文化特有的品質和風格。

展覽尊重史實和展陳邏輯結構,對空間體量作合理規劃,充分考慮漢、唐、明清三個時期的空間份額,以重點帶兩頭,使展示空間形成連綿有序、張弛有度、跌宕起伏的韻律節奏。在確保流線順暢的前提下,對特定空間的情境設置作重點關照。

《廣陵潮》爲通史式陳列,其主題突出,設計獨具創意,信息傳播明晰,陳列語言準確,空間處理富有意味而合乎邏輯,爲我國地方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樣式摸索出一條全新思路。

國寶廳陳列面積184平方米,展廳僅陳列1件展品,即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該梅瓶屬於元代景德鎮窯藍釉瓷器中的大型器物,造型秀美,藍釉呈色鮮明純正,腹部白龍環繞於瓶身,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反映了元代景德鎮窯的最高燒造水準。此種梅瓶目前傳世僅見三件,一件爲宮廷舊藏,現存頤和園,一件藏於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兩瓶都有殘損,唯我館此件器型最大、紋飾最爲精美,1992年被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評定爲國寶級文物。

《古代雕刻藝術展》陳列面積526平方米,陳列文物135件。該展覽展出文物以材質分爲玉雕類、石雕類、磚雕類、漆雕類、骨、象牙雕刻類、竹雕類、瓷雕類、核雕類和木雕類等9個種類,分別詮釋燦爛的中國古代雕刻藝術,其中多箇種類如玉雕、漆雕、木雕、磚雕、核雕等,具有十分濃郁的揚州地方特色,受到觀衆的一致好評。

書畫廳陳列面積717.2平方米,包括《揚州八怪書畫精品展》和《館藏明清書畫展》兩個展覽,陳列文物66件。明清書畫展所選展品多是與揚州密切相關的書畫家的作品,與揚州八怪精品展春蘭秋菊,各擅勝場。書畫家們精湛的藝術造詣反映了揚州畫壇曾經有過的文人薈萃和異彩紛呈,同時也展現了歷史文化名城揚州豐厚的文化底蘊。

臨時展廳面積1065.3平方米,可獨立對外開放。雙博館開館以來,就不斷舉辦各種臨時展覽,或從外引進,或內部挖掘主題,先後舉辦了《揚州文物精品集粹展》、《鳳鳴岐山——周原西周王朝青銅器玉器精品展》、《走進“神五”“神六”大型航天展》、《流光溢彩——館藏明清瓷器展》等展覽,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用時參考

半天

門票

免費

開放時間

09:00~17:00(16:00停止入場)

週一全天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春節前三天閉館(農曆每年最後三天)

景點位置

文昌西路416號

延伸閱讀:

·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