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區寧波老外灘旅遊攻略

坐落於寧波三江口北岸的寧波老外灘,於1844年開埠,地處寧波市中心,位於甬江、奉化江和餘姚江的三江口匯流之地,唐宋以來就是最繁華的港口之一,曾是“五口通商”中最早的對外開埠區,比上海外灘還早20年。是目前國內僅存的幾個具有百年曆史的外灘之一。寧波老外灘,通過保存歷史建築和街區風貌,植入新都市文化,將厚重的歷史與發展的願望完美結合在一起。由文物、舊、漸舊、新的建築物構成了不同歷史時期的見證和載體,改造者着意打造着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韻味。如今的老外灘骨子裏透出現代意味,是一箇集喫、住、玩、休閒、購物、娛樂爲一體的時尚消費中心。

寧波在唐代即爲中國四大港口之一,鑑真東渡的起始點就在寧波,在南宋時期爲中國三大港口之一,並設立市舶司專門負責管理對外貿易的。雖然清政府一直採取閉關自守的對外政策,但寧波與日本、南洋各地一直保持着藕斷絲連的貿易往來。清初中國缺銅,政府鑄銅錢和民間制銅器多通過寧波從日本進口銅及銀等;而日本也從寧波進口江南的絲綢、棉布、瓷器等。在清代實行全面閉關之時,寧波是唯一保留了對外貿易的特殊港口。這種特殊的港口地位從1644年到1684年左右,時間長達約40年。

1842年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寧波作爲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各國商人蜂擁至寧波,英、法等國採用奪取主權,建立據點,霸佔海關、控制海口,壟斷航運,推行洋化等一系列手段,把寧波港扭曲成半殖民地性質的港口。1844年正式開埠。不久,江北岸便發展成爲英、法、美三國僑民居留區域。

是中國最早的“租界”之一,歷史上也稱爲“外灘”,其開埠歷史比上海外灘還要早上20年,是目前中國最古老的外灘之一,一直到上海口岸崛起,寧波口岸的地位才被逐漸削弱。1927年,中國政府收回了江北岸外人居留地的行政管理權江北外灘也在歲月的洗禮中完整地記錄下了近代寧波的歷史變化,體現西方工業文明的器物與各類設施集中在這裏出現,如寬敞的馬路、整潔的街面以及電燈、自鳴鐘、腳踏車、洋房、教堂、醫院、銀行等首先在這裏出現,在客觀上也推動了寧波城市的近代化進程。成爲了浙江省唯一現存能反映港口文化的外灘。

寧波商幫作爲中國近代史上著名四大商幫之一,利用外灘這一通商口岸所帶來的發展機遇以及對內、對外的航運貿易優勢,紛紛創辦輪船公司,其中以寧波幫的商人——虞洽卿、朱葆三、李雲書創辦的寧紹輪船公司和三北運輸公司最爲出名,在三江口到下白沙一帶修建碼頭,從事寧波至上海等地的運輸,特別是從事對外經濟活動,寧波商幫便以上海、寧波爲基地,經商足跡遍及長江流域和天津等商埠。《鄞縣通志》稱:“至五口通商後,邑人足跡遍履全國、南洋、歐美各地,財富日增。”

從最近一次文物普查情況來看,寧波外灘的54處文物建築中至少有31處與寧波商幫有關,在這些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建築物,反映了豐富多彩的西式和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從建築功能看,既有辦公和宗教活動場所,又有金融、貿易和豪華住宅。爲此,外灘歷史文化保護區作爲寧波近代歷史標誌性地段,被《寧波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爲6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本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範圍爲:東濱甬江,南接新江橋,西界人民路,北至輪船碼頭。在目前開發改造範圍內,巡捕房、宏昌源號、朱宅和嚴氏山莊四幢建築被列爲市級文保建築。

地址:寧波市江北區三江口北岸附近

類型:特色街區

遊玩時間:建議1-3小時

電話:0574-87381842

官方網站:http://lwt.nbjb.gov.cn/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門票信息:

無需門票。

用時參考

3小時

交通

1、4、8、18、19、20、331、370、541站外灘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