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榆次老城 老城遺園旅遊攻略

山西榆次古已有之。西周時,部落首領榆罔(其祖爲神農氏)的後裔在榆社(山西榆社縣)一帶建立榆州國,榆次因與之相次接屬而得名,戰國時期已經建城。歲月迢遞,榆次老城逐漸消失。從本世紀初起,經過對主要歷史遺蹟“外科手術式的拼合”,這座古城終得復活。

榆次老城現佔地100萬平方米,規模宏大,佈局嚴謹。榆次縣衙素有“三晉第一衙”之稱,始建於宋朝,佔地2萬平方米,是全國規模最大、格局最全、建築最巧的縣級府衙。它坐北朝南,左文(吏、戶、禮三房)右武(兵、刑、工三房)、前朝後寢,完整地體現了傳統的禮制思想。其最具特色的是,衙門前立有草白玉石質牌坊,陽面正中“民具而瞻”四個大字赫然在目,意爲“你治下的庶人全看着你”。兩側題字分別爲“正風”、“敦仁”、“崇禮”、“尚儉”。衙門楹聯也是勸官盡職愛民:“居官當思盡其天職,爲政尤貴合乎民心。”我想,封建社會對官吏的這些要求和警戒方式,在今天也不無啓示和借鑑意義。

縣衙一側,一般對稱設置城隍廟,縣太爺管理陽間,城隍神執掌陰間,護城佑民,體現了古代“陰陽各司其職,人神共治”的思想。榆次老城亦然。榆次城隍廟始建於元代,當時就佔地6000平方米,是國內現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廟之一,被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基金會譽爲全球最精美的古建築之一。仰首四望,滿眼是石雕、磚雕、木雕、匾額、楹聯、壁畫的精品薈萃,工藝精湛,匠心獨運。

商以城而興,城以商而名。榆次老城的明清街,就是一幅活靈活現的明清商賈圖。走在這條2000米長的石板路上,只見商號雲集,店鋪林立,商品繁多,市聲鼎沸。我出生於晉中,祖上也曾經商,面對此情此景,一種“晉商今日又重來”的感覺油然而生。商鋪爲兩層建築,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古代“前店後坊,前鋪後戶”的格局和特色。這裏還復原了當年衆多久負盛名的大商號。四條主街交會處,一座過街騎樓巍然聳立,最高層東面題寫“天下第一樓”的巨匾十分醒目。這是當年榆次市場繁榮、金融發達的見證。

老城建有廟前、衙前、清虛閣三座廣場和東花園、西花園、暢春園三座公園,將北方古建的大氣與江南水鄉的靈秀融爲一體,供人們悠閒怡情,從事各種文體活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博物館亦建於此,收集陳列着瓷器、錢幣、傢俱、字畫、服飾、鼻菸壺、茶具、酒具、民間工藝品、根雕等近萬件藏品,展現了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幾千年的發展軌跡。

榆次老城是“老”,但這正是其價值所在。古韻悠悠。出入老城,如同瀏覽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典型樣本,又像穿越歷史隧道,欣賞古人繼承創新的生活畫卷。

地址:晉中市榆次區府興路225號

類型:古蹟古鎮古村

遊玩時間:建議3-4小時

電話:0354-3284999

開放時間:

夏季8:00-18:00;冬季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