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縣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旅遊攻略

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息烽集中營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全國100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紀念館成立於1997年,明確爲副科級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行政上隸屬息烽縣文化廣播電視局。2006年紀念館提升爲正科級單位,行政上屬息烽縣文體廣播電視局, 2008年4月20日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正式對外免費開放後,明確爲財政全額撥款的公益-業單位,行政上屬息烽縣旅遊文體廣播電視局。

息烽集中營包括設在陽朗壩區的集中營本部和與之相距14公里的玄天洞楊虎城將軍囚禁處兩個組成部分。集中營本部設立在貴州息烽縣城南6公里的陽朗壩貓洞村,又被稱爲貓洞集中營。集中營佔地57124.4平方米,1938年之前是一位劉姓地主的莊園,1938年軍統到達這裏後趕走地主,又修建了十幾間房屋,建成了集中營,從1938年設立到1946年撤銷,先後關押過楊虎城、馬寅初、黃顯聲、羅世文、車耀先、張露萍、許曉軒等共產黨人、愛國將領和愛國民主人士1200多人,其中600多人被祕密殺害和折磨致死,400多人下落不明,倖存者不足100人。這樣一箇殺人魔窟對0牌卻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息烽行轅”,內稱“新監”。

玄天洞是息烽南望山山脈中的一箇形成於億萬年前的天然古洞,距縣城8公里,明朝末年四川道人半月雲遊到這裏,在洞內修了道觀,在洞中供奉玄武大帝,因而得名玄天洞。到清朝乾隆年間,這裏成了有神像數十尊的香火旺盛的旅遊勝地。1938年,軍統強佔這裏作爲楊虎城將軍一家的囚禁處長達8年時間。從此香火絕滅,遊客不至,旅遊勝地變成了人間地獄。

1997年5月一期工程修復開放,已接待國內外參觀者近600萬人次。黨和國家領導人習-、李鵬、-、-、-、習-、-等先後至此參觀。2003年4月,-同志到息烽集中營紀念館視察,作出了把“息烽集中營紀念館建設好、管理好,發揮好功能和作用”。爲落實好-同志的要求,中宣部、中共貴州省委、省政府、中共貴陽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先後投資近2000萬元建設二期工程。新紀念館總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於2005年8月19日落成開館。《烽火不息》展覽以大量可歌可泣的人物、事件爲內容,用珍貴文物、圖、文、表、照以及聲、光、電、情景模擬等展出形式,詳盡介紹了息烽集中營的歷史沿革、革命烈士獄中活動情況,集中展示了中國革命的一段鬥爭史、勝利史。

爲豐富展陳內容,通過多年的走訪,到目前已徵集到文物60餘件。

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每天的開館時間爲8:30——17:30,全年不閉館。

交通線路分爲兩種:一是旅行團線路。貴陽出市區上蘭海高速貴遵段60公里到息烽站出口,經息烽縣城6公里到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二是自駕車線路。貴陽出市區上蘭海高速貴遵段30公里到久長站出口,沿210國道往遵義方向行駛25公里到達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