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源縣花海果鄉旅遊景區旅遊攻略

花海果鄉旅遊景區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四川雅安漢源陽光明媚,氣候宜人,是花的海洋、果的世界,素有“中國花椒之鄉”“中國甜櫻桃之鄉”的稱號,生態水果四季不斷,有機蔬菜和花椒、核桃等乾果暢銷全國,素有“攀西陽光第一城”“花海果鄉·陽光漢源”的美譽。

花海果鄉旅遊區距離成都約200公里,距離西昌約230公里。景區包括九襄梨花山塢、桃園勝景、花果流香,清溪文廟(清溪古城),前域鶴舞田園、錦繡田園6個景點,幅員面積達12萬多畝,是目前國內面積最大、景色最美、味道最鄉土的鄉村休閒旅遊景區。

春天的花花世界,四季的甜蜜味道,漢源花海果鄉歡迎您。

雞冠朝豔:後域鄉境西的雞冠山,山體高峻,山脊海拔在3200米以上,主峯海拔3640米,峯巒嵯峨,危崖陡峭。每當旭日東昇,夕陽返景時,從九襄西望,山體半輪,峯巔凹凸微顫,酷似雞冠,故名"雞冠朝豔"。

海堂書燈:在舊清溪縣城北五里許的海棠書院內,院內一海棠池,環植海棠,芙蓉百餘株,構搖香亭於其中,春秋暇日宴賓朋於此,紅雲香霧填塞街衢,世稱小香國。案自宋以來院與池俱廢沒,而邑人猶往往遙見燈光,故名海棠書燈,爲漢源八景之三。

玉淵靈泉:舊清溪縣城東川主崗有玉淵池。方廣丈許,泉水自石罅中流出,四時不竭,清潔異常,城中官吏,每用此水烹茶,方以成都薛濤井,有過之無不及也,爲漢源八景之四。

風洞濤聲:指建黎鄉風洞山下的石灰岩溶洞。溶洞深不可測,清泉潺潺,彩石熒熒。每值日中,風霧自洞0-,濤聲如琴音,故有"風洞濤聲"之美名。爲漢源八景之五。

大渡晴波:大渡河波濤洶湧,每晴明時,從大樹龍塘山頂下瞰大渡河,只見河水一波未平一波復起,如拖匹練,如掛白虹。古詩云:粼粼生百波,銀濤雪流猶未足擬也。爲漢源八景之六。

邛崍霽雪:指大相嶺雪景(大相嶺古名邛崍山,亦名邛笮山)。大相嶺秋冬積雪,盛夏方解,每值晴霽時望之如玉山,如瑤圃。--有句雲:山雪照窗明,爲漢源八景之七。

龍池夜月:指雙溪鄉境內大相嶺主峯背後山西麓的龍池,風物奇異,舊時建有蘭若寺,池中月影時隱時現,謂之"龍池夜月"。詩云:古寺方塘一鑑空,光含夜月轉鴻蒙。0-兔魄孤輪白,借照龍鱗萬點紅。漢鬥都歸形色外,盈虧不計三五中。爲因神物繞燒尾,捲起煙雲鎖桂宮。

大渡河大峽谷

位於漢源縣境內的大渡河大峽谷引起地質學家和省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四川省地勘局地質專家實地勘察後大喜過望,大渡河大峽谷雄奇壯觀、嵯峨險峻的自然景觀足以與聞名中外

的長江三峽媲美。大渡河大峽谷西起漢源縣烏斯河鎮,東至永利鄉白熊峽,全長17公里。大渡河進入四川盆地之前,橫穿了盆地西南邊緣的最後一道門檻—瓦山,形成了雄偉壯觀的大峽谷,並切割出厚達數千米的完美地質剖面。支撐成昆鐵道運輸大動脈的“天下第一柱”就在峽谷之內,爲天荒地老的大峽谷平添了一道現代文明的景觀。

石牌坊

石牌坊爲清道光年間清溪縣漢源場拔貢黃體誠爲旌表其母節孝而請旨建造。九襄石坊全部爲紅砂石建構,通高11.1米,寬7.4米,深1.9米。爲清代流行的四柱三間,橫向三段與垂直三段的重桅牌樓。

萬安橋

位於大樹區河南鄉河南村東,清道光八年建,爲杆欄式廊橋,單孔石礅。橋用粗圓木圍身,平臥兩橋頭石礅上,上釘木板,結實平整。全長18米,寬4.5米,高6米。橋的兩端有門樓,均爲重檐歇山頂式結構,取勢獨特,古素有致。

魁星樓

在萬里鄉富全村的白巖河畔,聳峙於兩山峽谷中,爲六角造型,三層重檐,攢尖頂,底層爲穿柱式,全木質結構。整座樓通高15米,佔地90平方米,高拔峻秀,古意蒼茫。

白雲寺

在後域鄉壇罐窯,建於明嘉慶年間,是縣內唯一倖存的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