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區龍門閣景區旅遊攻略

龍門閣景區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龍門閣位於廣元市朝天區朝天鎮內,是古金牛道上最著名的棧閣之一,“龍門非禹鑿,詭怪乃天工”,是川北道教聖地之一,龍門石林曲徑通幽,神韻萬端,龍門三洞氣勢宏偉,景色壯觀,被譽爲“川北第一大洞”。《雲棧記程》載:“龍洞背一名龍門山,有石穴高數十丈,其狀如門,潛水奔流其中,聲甚厲,穿山腹而出。分爲三洞,水逕二洞出,三洞西南流入嘉陵江。”龍門閣作爲古代勾通秦蜀的險要陸棧,有着十分重要的軍事價值。登頂極目,較場壩、營盤梁、朝天關、籌筆驛、小峨眉盡收眼底。俯瞰潛溪河,曲折蜿蜒,穿峽繞山。龍門洞閣中,天然生成的石徑、石穴、石亭、石門縱橫交錯,神韻萬千。

龍門洞穴高50餘米,寬70餘米,全洞長3000米,中間斷開,分爲3洞,主洞其狀如門,遠看極爲壯觀,譽爲“川北第一洞”。中洞與上洞間有一斷層,形成洞開的“天窗”。下洞側連小安峽,與地下仙宮——雪溪洞一水相隔。古代由秦入蜀棧道(金牛道)沿石穴上山脊通過,相傳山頂建有九重廟堂,如今僅存“陸游宮”遺址。唐宋以來,詩人沈佺期、杜甫、岑參、陸游、陳鵬、王土楨、李化南、李調元、彭端淑等皆在龍門閣題有佳作,成爲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渡仙橋

洞口前是一間開闊的大廳,石桌石墩整齊排列,幽靜森嚴。廳上兩米多高的陸游石像,儀態莊嚴。廳側,一條清澈的小溪,從一丈餘高的洞門底淙淙地流向大石穴中。雪溪洞全長2公里,洞中石幔、石花、石筍、石柱,擬物狀人,巧奪天工。洞中的每一根鍾乳,每一片岩壁,都是一件精美絕倫的天然雕塑,地設天造了這座神奇的“地下仙宮”。

千秋田

“千秋田”,雪溪洞的五絕之一。水中半環形的石壩是喀斯特溶洞中常見的地質成像,但像這樣水流不息,結構完整,面積頗大的千秋田在其他溶洞中極爲罕見,所以這也是我們雪溪洞的一絕。千秋萬載流動的時光,早起晚歸追趕太陽的日子,在雪溪洞這樣一箇神祕夢幻的溶洞裏,開墾出一丘丘、一疊疊形狀各異的石田。播種的季節就在眼前,農耕始祖后稷攜着犁鏵守候在田園盡頭。希望的田野上,有的不只是犁鏵的閃光,不只是仙人一行行深淺不一的腳印,還有稻穀的清香,還有我們每一個人夢的希望,所以,雪溪洞有的並非只是一箇洞的0-。

擎天玉柱

這是雪溪洞中的五絕之一。其他石筍可以長很大,但很少與洞頂連接。石鐘乳一年長一毫米,在生長過程中會慢慢的自由轉深。傳說遠古時期,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女媧拋出五彩石,化作一柱能擎天。那根撐天立地,拯救蒼生的柱子就在我們眼前,這是一根粗大的石筍形石柱,它在生長過程中與洞頂連了起來,它便成了理所當然的溶洞之最——“擎天玉柱”了。

仙宮雪蓮

這裏有清泉一潭,名曰“蓮花潭”。洞頂,有許多的石鐘乳,似怒放的雪蓮花倒垂下來?這一朵開的最大最豔最逼真,這就是我們“地下仙宮”的鎮宮之寶了,人們賦予它一箇美麗的名字叫“仙宮雪蓮”,它可是永不凋謝的喲。

長壽金鐘

仙宮裏的鐘聲不是用耳朵去聽的,而是要用心去聆聽,用情去感悟的。如果你感覺鐘聲悠遠,說明你會長壽;如果你感覺鐘聲純淨,說明你這人很正直;如果你感覺鐘聲悅耳,說明你一切順利。

地下仙宮雪溪洞

雪溪洞位於秦蜀鎖鑰、川北門戶的廣元市朝天城北4公里處的108國道、廣陝高速公路旁,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劍門蜀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南宋詩人陸游“詠雪溪”一詩中“雪溪巴山來,衰翁蔥嶺留”一句而得名。雪溪洞隱在潛溪河畔的森林之中,風光十分秀麗。參天的樹林之中有一大石壁,雪溪洞口就在這石壁之下。洞口前是一間開闊的大廳,石桌石墩整齊排列,幽靜森嚴。廳上兩米多高的陸游石像,儀態莊嚴。廳側,一條清澈的小溪,從一丈餘高的洞門底淙淙地流向大石穴中。雪溪洞全長2公里,洞中石幔、石花、石筍、石柱,擬物狀人,巧奪天工。洞中的每一根鍾乳,每一片岩壁,都是一件精美絕倫的天然雕塑,地設天造了這座神奇的“地下仙宮”。

孽龍吞江

相傳幾千年之前,與雪溪洞相連的龍門洞住着一條孽龍,當地人十分懼怕他。爲了降服惡龍,二郎神化爲村姑,在潛溪河畔開了家涼麪店,作惡的孽龍實在抵擋不了美味的0-,化作老翁前去吃麪。當涼麪進入孽龍肚腹,頓時變成施了法咒的鹽塊,腐蝕着孽龍的五臟六腑。那孽龍頓覺肚腹火燒火燎,疼痛難忍,心想雪溪洞有一處萬年冰泉與嘉陵江相通,足夠的水源或許能解救自己,於是立馬現出原形,轉身飛入洞中,一頭扎進這潭中吞嚥起來。(孽龍跟前)你們看,孽龍就在這裏。它沒想到的是二郎神也隨後趕到,並拋出玉帝賜予的降龍鎖將他牢牢鎖住,被吊在洞頂石壁上。因爲孽龍被鎖的時候頭朝下,所以它保持着吞江的姿勢。千百年過去了,雪溪洞和嘉陵江的水依然流淌不息,想必它早就喝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