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縣秦楚古道旅遊攻略

秦楚古道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秦楚古道,是公元562年,即北周武帝時,在原有終南小道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擴建後的秦楚古道,又叫“義穀道”,是一條三米多寬的騾馬大道,是中國歷史上秦、楚相通的官道。拿現在的話說,秦楚古道就是中國歷史上秦、楚相通的高速公路。這條古道,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安康的絲綢從這條古道進入長安後才能西去。隋唐時期,鹽、茶、絲綢、糧油、瓷器,在這條古道上南來北往。有學者認爲,秦楚古道,也是絲茶古道。

柞水古爲京畿長安重要門戶,位於秦嶺南麓,曾爲西安通往安康的交通要道和樞紐,素有“秦楚咽喉”,“終南首邑”之稱。據《柞水縣誌》載:該道始建於南北朝保定二年(562),道寬2.5公尺,是由秦入楚的咽喉要道,也是古代兵家的必爭之地。50年代初曾經復修過兩次定名爲“西康馱運路”,秦楚古道又稱“義穀道”。

秦楚古道位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煅造了十分明顯的南北自然風景邊際。徜徉其間,一步一景,景隨步移。其主要景觀有:雷劈石、黑琊溝瀑布、古客棧--耍錢場、紅樺林、觀山嶺、草甸、冰川遺蹟,苦竹海、杜鵑羣林等。登上主峯南北眺望,即可領略草原大漠的浩渺與渾宏,又能飽覽羣峯的奇險與俊秀,使人心曠神怡,留戀忘反、樂不思歸。

花門樓是一塊兩溪交匯的開闊地,古代花門樓是南來北往官員的休息所,兵馬的補給站,客商的集散地,文人騷客的遊樂場。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從長安經秦楚古道到鎮安視察防務就曾在花門樓安營紮寨,休養練兵,遊山玩水,還吟出“出紅扶嶺日,入翠貯巖煙”的詩句。詩仙李白出長安沿古道南下,行至花門樓,流連古道的山水,邊欣賞山水,邊飲酒作樂,還放歌抒情:“綠竹入幽境,青蘿拂行衣。……

秦楚古道的全段,現屬於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裏,不僅芳草碧連天,而且風景美無限。藍天碧水,奇峯怪石,名花仙草,珍禽異獸……美不勝數。正如清代詩人餘作梅描寫的一樣:“太乙鍾靈聚此間,天開形勢佔秦關。詩峯翠鎖金城固,一水清流玉帶環。”

景區地址: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營盤鎮花門樓

乘車線路:西安市可乘開往柞水縣的班車在營盤鎮口下車,在換乘小巴車或租車至花門樓可達景區

自駕線路:從西安出發——西柞高速(秦嶺長隧)—西柞高速出口(營盤鎮)——營盤鎮小峪口——太河街——景區入口(翠薇宮賓館)——花門樓(售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