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陽縣麻池古寨旅遊攻略

麻池古寨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麻池古寨位於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境內,依山傍河,北臨清江,南界五峯土家族自治縣,是清江畫廊的主體景區之一。

土地革命時期,賀龍元帥曾在麻池領導革命,並建立了湘鄂邊區革0據地。1929年7月,在賀龍元帥的領導下,由李勳軍長在麻池組建併成立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六軍,也是全國少數民族地區第一支以軍爲建制的工農紅軍;1931年3月,長陽縣委、縣蘇維埃政府遷設麻池。現保存的革命舊址有賀龍元帥在麻池建立的“0長陽縣委員會”、“長陽縣蘇維埃政府”、“長陽縣軍事委員會”、“長陽縣婦女協會”、“長陽縣警衛大隊”等舊址。

只因爲麻池帶有一箇“池”字,所以一定有水。在麻池通向璞嶺的大路邊,有一口古井,口面平平正正,三尺見方,深約一丈。古井的四壁用石板砌成,水從井的底部沁出來,清澈透底。見到它,就有想佝下身子,掬一捧送往嘴裏的衝動。

古井的年齡是一箇歷史悠久的謎,誰也不願解開這個謎底,因爲她是一口女性的井。沒有江河濁浪滔天的驚險,沒有湖泊碧波萬頃的壯闊,卻有小家碧玉的乖巧靜謐。春天,百花在她身旁靜靜地開放,紅花綠柳,都在給她縫製絢麗的霓裳;夏天,禾苗在她身旁悄悄地拔節,五穀雜糧,都陪着她沐風櫛雨,清洗滿面的灰塵;秋天,慄樹在她身旁輕輕地舞動,蒼黃的橡果,光彩照人,都爭相展覽她恩澤過的成果;冬天,白雪在她上空快樂地飄飛,那是在映襯她無瑕的內在品質。摒棄了私心雜念,也就多了一份自如的輕鬆。就這樣,千百年如一日,靜靜地停留在麻池集鎮的一角。清風來這裏私語過,白雲來這裏纏綿過,大雁來這裏歌唱過,明月在這裏邀約過。她心無旁騖,平心靜氣地汩汩流淌。

走過了無數箇春夏秋冬,閱盡了人間的悲歡離合,古井終於練就了一雙睿智的慧眼,、既然是大山給予了她不竭的動力,回饋也就成了貫穿她生命的永恆命題。牛羊來這裏喝水,她慷慨地贈與;百鳥來這裏取水,她毫無保留;樹木來這裏吸水,她暗中相助;人們來這裏挑水,她笑臉相迎。或許今天把水舀光了,但不出一箇晚上,她又迅速補滿,一如當初。哪怕受盡了磨難,哪怕受盡了委屈,她總是想盡一切辦法,把自己最圓滿、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給這個世界。對於多餘的水,她總是謹慎地流向一箇巨大的水池。多少年來,聚集在水池裏的水細心地浸泡着放進池中的桐麻樹皮,抑或是椴樹皮,線麻樹皮,而後,供人們抽取晶瑩潔白的麻絲,織成上好的麻布,撐起一箇叫“大順祥”的織染商號。來自宜都、五峯、長陽三縣的客商,乘着船,騎着騾馬來到這裏,購買當時價廉物美的原裝布匹,熙熙攘攘、接踵摩肩的人流,把這個鄂西山地懷抱的小鎮攪得風生水起。

直到有一天,手工織染坊被轟鳴的機械聲擠進了歷史博物館的一隅,她又把多餘的水流到附近的溪中,在太陽的照耀下,蒸騰爲雲,嬗變成雨,週而復始,良性循環。炊煙是她最要好的閨密,她總是習慣地和早起的炊煙,不約而同地睜開朦朧的睡眼,在鍋碗瓢盆的交響曲中,開始嶄新的一天。甘甜芬芳的的古井,流淌着麻池人生命的源泉。

無論怎麼說,麻池都算是一塊風水寶地。碧浪翻滾的清江河完全是一道天然的壕溝,從它面前蜿蜒而過;而白巖森森的璞嶺在它後面威嚴聳立,又成了別人望而卻步的龐大屏風。僅僅有了這兩道屏障的保護,麻池就可以安若泰山。更兼它東通宜都,鏈接外界文明;西接資丘,保留巴風土韻。曾幾何時,南來北往的行商坐賈在這裏雲集,“兩步三陰溝”的繁華街市,成爲老一輩麻池人回憶中津津樂道的亮麗風景。

貼近他寬厚的胸膛,就可以聽到歷史豪邁的回聲。幾棟具有土家風情的房屋,見證了一段劃時代的歷史。時間定格在一九三一年春天,靠近璞嶺山麓的一座四合院,有幸成爲長陽縣第二屆蘇維埃政府的機構所在地,全縣轄有三十多個鄉級蘇維埃政府。在此期間一箇留着八字鬍,銜着菸斗的將軍,姓賀名龍,率領數千人第三次來到麻池,指導這裏的土地革命運動。對於麻池的地理位置,他說:麻池前有清江,背靠五嶺,左右有兩坳,吹竹筒爲號,便於防守。

離這棟四合院百步之遙,是第三屆0長陽縣委會舊址。在這棟房屋的後面,至今還保留着一座複製的土地廟。這座廟原來立在麻池不遠水竹園,它應該是世界上最小的廟了:沒有廟屋,沒有修行者,更沒有廟產,只有一塊一米來高的石碑,石碑的左右豎着兩塊被稱作護牆的石頭,石頭上刻着一副對聯:土發黃金寶,地生白玉金。橫聯是:吾土地也。土地廟的現任主人不僅跟-有關係,而且是七十九軍的重要人物。這時候,紅軍中站出一箇女人,她思維敏捷,經過簡短的思考後,就這原來的土地兩字的起頭,將對聯修改爲:土豪劣紳土崩瓦解,地痞流氓地磨草光,橫批不變。這樣一來,原來死氣沉沉的對聯一下子變得豪情萬丈,具有了革命氣勢。這個女人是賀龍當時的祕書,後來的夫人蹇先任。

沿縣委會舊址北行,又有一棟土木結構的房屋,它是長陽縣軍事委員會駐地。賀帥曾多次在這裏落腳,處理公務。還有長陽縣婦女委員會等保存完好的舊址,當年,長陽縣的女同胞們在黨的領導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婦女解放運動。多少麻池人在戰爭中犧牲我們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與蘇維埃政府距離最近的麻池人民對土地革命的奉獻,絕對是前所未有的。撫摸着當年紅軍在這裏用過的古舊傢俱,你就會隨着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心潮起伏。紅軍當年用過的水桶還在,紅軍當年睡過的木牀還在,紅軍當年公佈的土地改革政策還在。那張刻着荷葉蓮子圖案的春臺,可是他們在祈禱早生貴子?那條穿着喜字格花紋的雕欄,可是他們盼望喜事連連?那副雕有核桃紋的窗欞,可是在嚮往有一箇好的收成?值得惋惜的是,他們沒有等到這一天。但是,他們昔日播撒的火種,不僅照亮了今天的麻池人民,而且照亮了整個神州大地。

是麻池人民對蘇區深厚的情感,使這個舊址羣得以完好地保存。麻池蘇維埃舊址羣,訴說着一箇振聾發聵的故事。長陽清江畫廊清江古城巴國故都北緯三十度島仙人寨倒影峽武落鍾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