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善縣吐峪溝旅遊攻略

吐峪溝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吐峪溝,位於鄯善縣境內,東距吐魯番市約55公里。這裏曾經是佛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地。吐峪溝千佛洞:從勝金口沿火焰山南麓東行15公里,便到了吐峪溝千佛洞。這裏共有94個洞窟,現存45個,溝東 21個,溝西24個。

 吐峪溝大峽谷是西部最具神祕色彩的地方,是世界多種著名宗教歷史文化的交匯地。今天,大家看見的吐峪溝千佛洞、吐峪溝霍加木麻扎便是有力的見證。已被命名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吐峪溝麻扎村,是新疆現存的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已逾1700年曆史,至今還保存着維吾爾族最古老的民俗風情,有“民俗活化石”之稱。村落中古老的生土建築,至今還閃爍着“黃粘土文化”的光芒;是今天海內外穆斯林敬仰神往的聖地,是宗教歷史文化藝術界學者歇足的驛站,是繪畫攝影藝術家寄託夢想的家園。第41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火焰山來的鼓手》拍攝地。 景觀吐峪溝大峽谷民俗文化旅遊區,古稱爲丁谷。該景區一直以險、峻、奇、幽而著稱。它主要由峽谷風光、千佛洞、麻扎和古村落四部分組成。

(1)吐峪溝大峽谷風光。

該峽谷北起312國道旁的蘇貝希村(新疆三大古文化——遺址蘇貝希文化遺址就坐落在大峽谷北溝口),南至古老的麻扎村口,全長8公里,平均寬度約1公里,大峽谷中有火焰山的最高峯,海拔831.7米。大峽谷從北向南把火焰山縱向切開,

色彩分明的山體巖貌清晰可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驚歎。沿路步行就可以欣賞到神奇壯美的峽谷風光,其山峯之險、山體之奇、山岩之雄、山色之美、澗水之秀、珍果之甜,爲世間其他峽谷所少有。

(2)吐峪溝千佛洞。

位於峽谷中段,開鑿於兩晉十六國時代,是新疆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是1957年自治區首批公佈的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在南北朝時期,吐峪溝石窟是高昌王國最高統治集團全力經營的佛教重地之一。到了唐代,吐峪溝大峽谷兩岸的佛教洞窟有了進一步發展,凝聚在每個洞窟中的佛教壁畫藝術,也發展到了一箇嶄新的階段。據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代文獻《西州圖經》記載,當年的吐峪溝乃人間仙境。《西州圖經》有如下描述:“在吐峪溝中有隨山勢展布的重重寺院,它們背依危峯,下臨清溪,四周綠樹掩映,佛寺、禪院密集,佛樂飄飄、煙火不斷、遊僧雲集,人行溝谷深處,難見日月”。

吐峪溝千佛洞開鑿以來的1700多年中,先後歷經了人爲破壞和自然塌損兩階段。現有洞窟94個,有編號46窟,僅有8窟殘存壁畫。那些倖存下來的石窟壁畫,至今仍向人們展示了古代文明的風采,吸引了當今世界各地研究佛教歷史、佛教藝術的專家學者們的目光,是研究我國佛教文史、佛教美術史、古建築史的歷史依據和實物資料,具有無可估量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吐峪溝千佛洞古稱“丁谷寺”,是吐魯番地區建窟較早、保存早期壁畫較多的石窟。最早的洞窟出現在晉、十六國時期。沮渠氏家族稱王時(公元443~ 450年),是吐峪溝佛教最繁榮的時期。
由於帝國主義的掠奪和人爲的破壞,吐峪溝壁畫90%吡以上已經毀圮無存。如今只有8個洞窟還殘留少量有回鶻文題記的壁畫。其中1、2、3、4號窟,佛坐胡牀,爲全國所僅見。這裏還出土過一些佛經殘卷。

(3)吐峪溝霍加木麻扎。

是遊客進入南谷口見到的第一個著名的古代宗教遺蹟,全稱爲艾斯哈布·凱海夫麻扎,俗稱“聖人墓”,據說已有1300多年曆史。
吐峪溝霍加木麻扎,傳說公元七世紀初,穆罕默德創立了伊斯蘭教後,其弟子、古也門國傳教士葉木乃哈帶5名弟子最早來中國傳教,歷盡艱辛,終於東行來到吐峪溝。在攜犬的當地牧羊人的幫助下,葉木乃哈等6人便長住此地繼續傳教,伊斯蘭教在吐峪溝開始盛行。後來,葉木乃哈等6人和第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中國人(牧羊人)去世後,被埋在山洞裏,即現在的吐峪溝麻扎。

據德國探險家馮·勒柯克著作記載,直到20世紀初,仍有來自土耳其、印度等國的穆斯林到這裏旅遊。現在,每年都有來自南北疆、寧夏、青海、甘肅、土耳其、港澳臺等地旅遊的穆斯林信徒來此朝拜,是新疆境內較爲顯赫的伊斯蘭教聖地,也是佛教文化興衰、伊斯蘭教盛行的重要歷史見證之地。
吐峪溝麻扎堪稱中國的第一大伊斯蘭教聖地,即“中國的麥加”。按當地穆斯林的說法,到麥加朝聖前一定要先到吐峪溝麻扎。據勒柯克記載,直到20世紀初,仍有來自土耳其、印度的穆斯林到這裏朝聖。現在每年前來朝覲的大陸、香港、澳門、臺灣,以及德國、土耳其等地的穆斯林絡繹不絕。

(4)吐峪溝古村落。

是位於大峽谷南出口溝谷中的一箇古老寧靜的維吾爾族村落,有着1700多年的歷史,是迄今新疆現存的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它分佈在綠塔聳立的清真大寺四周,約有二百餘戶人家。這個村莊,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維吾爾族傳統和民俗風情。人們常常日出而息、日落而作,使用古老的維吾爾語交際,穿着最具民族特色的服飾,走親訪友依然是古典的驢車代步。

在這裏生活的老人、青年、兒童的臉上,始終洋溢着平靜、自足、幸福的神情,給人以純樸、悠閒、與世無爭的美好印象。
在古老的村落中,居民們繼承了兩千多年來用黃粘土建造房屋的傳統習慣。一些建築還遺留着佛教文化和伊斯蘭教文化交相融合的印記。房屋建築均是以黃粘土製坯建成的窯房,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一層的,也有兩層以上的;有獨立成房的,也有沿山勢連成一片的。其特點是經濟實惠、冬暖夏涼。 交通指南如果包車前往吐峪溝可能停留時間較短 ,另外的途徑就是乘坐吐魯番和鄯善之間的長途車在吐峪溝下車即可。
如果遊玩第一天太累可在吐魯番市住下,那裏有2個加氣站。第二天再到吐峪溝。 美食推薦吐魯番的飲食和烏魯木齊幾乎一樣,從漢族北方的麪食到粵菜、川菜,從地方維吾爾風味小喫到伊斯蘭清真食品一應俱全。如果問到過吐魯番的人最喜歡喫的、印響最深的食物什麼,他們的答案恐怕只能是葡萄及其他水果,在那裏你常常可以將葡萄或其他水果作爲主食,一路走一路喫,這種“水果宴”是吐魯番獨具的特色。 此外,絲路綠洲賓館內的清真餐廳味道也很不錯,具有當地特色,價格適中。推薦炒烤肉、炒牙籤肉、拔絲哈密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