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縣蔡倫墓和祠旅遊攻略

蔡倫墓和祠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級景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漢中市洋縣城東10公里的龍亭鎮。這裏古柏參天,殿宇櫛比,碑石林立,風景秀麗而幽靜。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就長眠在這裏,千百年來在這裏接受着子孫的頂禮膜拜,是海內外一切追求文明與進步的人們參觀朝拜的聖地。

蔡倫墓冢巍峨高聳,壯觀異常。在古木掩映之中,墓前的石碑、石羊、翁仲一字排開,“蔡倫譜系碑”,記載着蔡倫家族的歷史沿革。墓前還有趙樸初手書“蔡倫墓”的祭亭與-元老著名書法家于右任手書“蔡倫墓”匾額垂花門。蔡倫墓後爲“明月池”,池上昔日有榭,爲蔡倫之寢殿。

整個蔡倫陵園分爲南北兩部分,墓區居北,其南爲蔡侯祠,蔡侯祠的中軸線上由南而北依次爲山門、拜殿、獻殿,正殿大門上高懸有唐代德宗皇帝的御書“蔡侯祠”匾額。殿中有蔡倫塑像。右側壁上繪有“蔡倫紙”製作工藝流程圖,左側壁上繪有蔡倫於公元114年封爲龍亭侯的謝恩圖壁畫。在蔡倫祠中軸線兩側還有鐘樓、鼓樓、廂房、戲樓等古建築。

蔡倫,字敬仲,我國東漢時湖南桂陽郡(耒陽市)人,東漢明帝時,曾任宮廷主管製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漢和帝劉肇元興元年(公元一o五年),他成功地改進了造紙的方法,用樹皮、麻頭、破布、破魚網等爲原料,造出了物美價廉的紙,朝廷批准推廣。

蔡倫發明了造紙術,被後世尊爲“紙聖”。海內外的人們紛紛到蔡倫墓祠和蔡倫紙文化博物館來憑弔他,緬懷這位敢爲天下先的首創人。在蔡倫陵園西區創建了“蔡倫紙文化博物館”,集收藏、展示、再現蔡倫造紙工藝流程的漢代原始造紙作坊於一體,可參觀,亦可現場製作演示操造“蔡侯紙”。

信息來源:洋縣文旅局

蔡 倫 ( —121) 東漢湖南耒陽縣人。字敬仲,生年不詳。明帝末年入宮充宦官,中歷小黃門。和帝時,爲中常待,開始參預朝政。曾任主管宮廷御用器物製造的尚方令。 以前,人們用縑帛或竹、木簡寫字。“縑貴而簡重,不便於人”。至西漢時,出現一種原始紙。人們在漂洗絲絮時,經常在篾席上揭出一層…… 蔡倫詳細信息++

龍亭鎮:龍亭鎮位於縣城以東9公里,108國道橫貫東西、西漢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鎮域面積52平方公里,耕地2.57萬畝,轄19個行政村,119個村民小組,26700人, 2004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8737.3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3137.3萬元,工業總產值5600萬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441元。 龍亭鎮是全縣優質糧油、梨果及蔬菜生產基地。按照平川9村重點…… 龍亭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