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李靖故居旅遊攻略

李靖故居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文化旅遊景點。

李靖故居位於陝西省咸陽三原縣城北9華里的魯橋鎮東里堡,當地稱作“東里花園”,佔地面積48畝,最早爲唐衛國公李靖修建,是馳名陝西的古典園林。後因楊虎城將軍及其母親在此居住,因此也叫做“楊虎城花園”。園內亭、臺、樓、閣建造奇巧,名花異草四時爭豔,假山秀石,曲徑通幽,更有魚池、石舫、遂洞"關中八景"縮影建築等景觀,使整個園林步移景異。1918年靖國軍司令部曾設於此,1930年始楊虎城將軍主持陝政在此居住,周恩來總理等國家領導人也曾親臨此園,使其更具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園內還有烈士墓及紀念碑。

這座具有1300多年曆史的花園,當時稱李氏園,也稱唐園,俗稱東里花園。唐代著名詩人張籍遊此園後,曾走筆寫下《三原李氏園宴集》讚美:“莫春天早孰,邑居苦囂煩。言從君子樂,樂彼李氏園;……”後因戰火,唐園成爲一片廢墟。

清康熙年間,李靖後人黃州知府李彥瑁出資對此園進行重修。歷經滄桑,園歸劉氏。清末時又燒燬過半,和尚明經質慧復修。園主人定名“半耕園”,意在敦促子孫修竹務花,“半耕半讀”。並由清代著名書法家、陝西督學吳大篆書“半耕園”三字,刻石嵌於園門。由此唐園成爲渭北馳名的古園林。唐園面積四十八畝,接近半頃,故又稱“半頃園”。園內有讀書堂、觀稼樓、妙香亭、掛雲樓、望月樓,還有假山、魚池、石舫、關中八景縮影等建築,仿《紅樓夢》大觀園之佈局,取蘇杭園林藝術之奇巧。亭臺閣榭,溢光流彩;奇卉異草,四時生香。數百年,挺拔的白楊,婀娜的垂柳,把整個花園點綴的異常秀麗。

1918年,園主人家業衰敗,將此園售予靖國*軍,此園一度改名爲“靖國公園”。

靖國*軍總部設在三原縣城,但因此園風光迷人,靖國軍總司令于右任常來此園運籌帷幄,制定方略。1930年,楊虎城將軍主持陝政,爲維護此園,曾撥專款修葺,增建前門樓和後西樓。李靖故居的建築多爲宋及明清建築,後經多次修復。但有一些珍奇樹種倒令人大開眼界,如紫藤抱楊、檉柳、紅豆杉、線柏等,爲這一古老園林增色不少。

李靖(571—649),字藥師,原名藥師,漢族,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出生於官宦之家,唐初傑出的軍事家將領、軍事理論家。李靖出生於官宦之家,隋將韓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義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詮仕隋,官至趙郡太守。李靖長得儀表魁偉,由於受家庭的薰陶,從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頗有進取之心,曾對父親說:“大丈夫若遇主逢時,必當立功立事,以取…… 李靖詳細信息++

楊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民國陝軍將領。刀客出身。24歲自賦詩:西北山高水又長,男兒豈能老故鄉,黃河後浪推前浪,跳上浪頭幹一場。自護國起義以來,百戰不屈,歷經二虎守長安,雪夜奇襲唐生智,在潼關截斷西北軍後路等一系列重大戰役,終至17路軍總指揮、陸軍二級上將,陝西省主席,勢力遍佈於陝甘兩省絕大部分地區。後因與中央的矛盾,暗中聯絡紅軍,…… 楊虎城詳細信息++

魯橋鎮: 三原縣魯橋鎮位於縣城北6公里處。與城關鎮毗鄰。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文化底蘊深厚,經濟商貿素來繁榮,有渭北名鎮之稱。全鎮總面積30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總人口2.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4598人,耕地面積30476畝。魯橋鎮原名“橋頭鎮”,因駐地有“魯班橋”而得名,本鎮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魯橋鎮始建精於秦漢,形成於魏晉,至明末清初,呈現繁榮,商貿極其…… 魯橋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