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城市明魯王朱檀墓旅遊攻略

明魯王朱檀墓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魯王朱檀墓位於鄒城市城東北10公里九龍山南麓,墓室坐北朝南,按古代“四神方位”定穴,東、西分別與臥虎山、玉皇山鄰近,南與朱雀山遙對。朱檀墓依山鑿石開壙於地表以下26米。前爲長80多米的斜坡墓道,墓道後緊接高8.2米、綠琉璃瓦覆頂、敷紅色牆皮的金剛牆。金剛牆下部正中有墓門,前後2墓室均有雙扉樞軸式石門,每扇重約2噸。墓室南北長20.6米,東西寬8.2米,高5.5米。墓室規模宏大,爲山東省內最大的一座地下宮殿。

朱檀棺槨位於後室正中,置磚雕棺牀之上,棺槨系楠木所制,堅實厚重。朱檀身着龍袍,腰束玉帶,頭貫金簪,身鋪19枚金幣。墓內各類隨葬品共2000多件,有冠服、琴棋書畫、葬儀、傢俱等,保存基本完好。其主要文物珍品有織錦緞龍袍、冕、皮弁、“魯王之寶”印、金鑲玉透雕玉帶、梅花形羊脂玉環、宋代“天風海濤”琴、宋代高宗趙構題詩扇面、元代錢選白蓮手軸、元版古籍、元青花雲龍紋罐等。墓內432個彩繪俑色彩鮮豔,比例勻稱,雕刻精細,形象逼真。墓葬中的出土文物先後在北京和日本各大城市展出。

該墓1971年發掘,1985年以來,鄒縣對其進行開發建設:一是恢復了南北長206米、東西寬80米的地上陵園,分前、後院。前院南牆正中爲2洞式大門,中牆有懸山式3楹儀門,皆雕樑畫棟,綠瓦覆頂;後院正中有規模宏大享殿基址。二是組建起朱檀墓文物管理所。三是複製了270多件朱檀墓出土文物,並按墓內原貌佈置陳列。自1988年3月,該墓正式向遊人開放。

朱檀(1370——1389),明太祖第十子。洪武三年【1370】受封魯王。十八年【1385】就籓兗州。好文禮士,善詩歌。餌金石藥,毒發傷目。帝惡之。二十二年【1389】薨。…… 朱檀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濟寧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