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龍山虞氏舊宅建築羣旅遊攻略

龍山虞氏舊宅建築羣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山虞氏舊宅建築羣(簡稱虞氏舊宅)位於龍山鎮山下村,該建築系寧波幫代表人物虞洽卿赴上海經商發跡後在家鄉營造的中西合璧庭院,整個建築融中國傳統建築和西方建築藝術於一體,規模宏大,風格獨特,工藝精湛,代表了當時建築工藝所能達到的較高水平,是我國優秀的近代建築。

虞氏舊宅坐北朝南偏東22度,現存主體建築共五進,通面寬59米,通進深94米,佔地面積5546平方米,建築面積5670平方米,前三進始建於1916年,建成於1919年。1926年動工興建後二進,1929年竣工。前後兩部分建築由一條長59米、寬3.6米的通道相隔,形成相對獨立的兩個整體。建築佈局以一條中軸線貫穿始終,左右對稱,錯落有序,層次分明,形分氣連,過渡自然,是近代建築中中西合璧的成功範例。

前三進承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第一進牌式門樓。正立面小八字磨磚結構磚雕額枋,上鐫“天倫樂敘”四字。第二進廳堂,由正廳和東西夾樓九間二廊組成,面寬44.79米,進深10.92米。正廳三開間,正中原懸掛“天敘堂”三字大匾,取天倫樂敘之意;梁枋、牛腿、雀替、門栿上均有人物故事、鳳戲牡丹、鹿銜靈芝、梅蘭竹菊、獅子滾球等題材的雕刻,渲染出吉祥如意、榮華富貴的濃郁民族特色。第三進後樓九間二廊,內部結構爲抬梁穿鬥式,正立面經過後期改造,具有濃郁的西式風格。

後二進屬西洋式建築,高牆深院自成一體,由主樓和後樓組成,兩進院落面寬均爲九間二廊,分列二室一廳三個單元,14米深的前院用高達6米的圍牆封護。主樓地壟架空,臺基高0.6米,面寬55.65米,進深15.52米。該建築的臺基、階條、牆裙、門框、圓柱等石材構件,均挑選優質梅園石。室內鋪設魚鱗狀紋飾的彩色馬賽克,四角爲橄欖枝圖案,用料考究,做工精細,花格門窗,彩色玻璃,通體富麗堂皇,是後區建築的精華所在。後樓體量小於主樓,結構簡潔,有穿廊與主樓相接。

另外在天敘堂右邊是小花園,原有一排精巧的西班牙式小洋房,前掘水池,是接待達貴巨賈的居憩之處,今僅存殘園。

虞氏舊宅的建築工藝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和外來建築文化的完美結合,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1997年,慈溪市人民政府將虞洽卿故居公佈爲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國務院將龍山虞氏舊宅建築羣公佈爲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慈溪市人民政府撥款500萬元,對龍山虞氏舊宅進行全面維修,恢復其歷史原貌,隨後將設立文保所,增闢相關的史蹟陳列,向公衆開放。

地址:寧波市慈溪市洽卿路17號

類型:歷史建築

等級:AAA

遊玩時間:建議1-2小時

開放時間:

8:30-16:30。

門票信息:

門市價:20.0元

虞洽卿(1867—1945),浙江慈溪龍山鎮山下村人,早年到上海當學徒,五四運動期間上街勸說開市。1920年合夥創辦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任理事長。1923年當選爲上海總商會會長。抗戰時期堅持抗日愛國,日軍佔領租界後赴渝經營滇緬公路運輸,支持抗戰。1945年4月26日在重慶病逝,安葬於故鄉龍山。童年趣事虞洽卿,出生於1867年,小時家境貧困。父名萬…… 虞洽卿詳細信息++

山下村:山下村位於慈溪市東部,南靠329國道,北傍伏龍山村.到2007年底,村佔地面積4.6平方公里,擁有戶籍人口2147人,戶數938戶,黨員74名,轄8個村民小組,共有耕地面積1985畝,山林3024畝。2007年村社會總產值達社會總產值1.2億元,村集體可用資金8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9620元。山下村是伏龍山景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虞氏居民的所在地…… 山下村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