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嶼區賢良港天后祖祠旅遊攻略

賢良港天后祖祠爲國家AA級旅遊景區、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賢良港天后祖祠位於福建省莆田秀嶼區忠門鎮,與湄洲島媽祖祖廟遙遙相望。賢良港又名“黃螺港”,今名港裏村,原爲莆田縣忠門鎮所轄,現爲湄洲灣北岸山亭鄉所轄。

賢良港天后祖祠裏供奉的是媽祖父母神像和宋代“異人妝塑”的媽祖神像,以及媽祖列祖列宗的牌位。據《天后志》記載,媽祖曾祖父“保吉公棄官隱居賢良港”。位於湄洲島一水之隔的大陸岸賢良港(今忠門鎮港裏村),一名紅螺港。這裏是媽祖出生地,宋代媽祖受朝廷敕封爲祖姑,林默昇天之後,在賢良港林氏祖祠祀祖姑木雕神像。明永樂十九年,祖祠圮壞,欽命太監至賢良港整修致祭;嘉靖年間,沿海遭倭寇騷擾,村裏民居盡被焚燬,獨此祖祠倭寇不敢侵犯。清初截界,祠廢。康熙二十一年復界後重修。康熙五十九年奉旨:“天后本籍宗祠令地方官春秋二祭,載入祀典”;嘉慶元年贈封先代;嘉慶八年奉旨敕封三-妣爲積慶公、積慶公夫人。莆田地方官以賢良港距城80華里,交通不便,自乾隆年間即就城內文峯宮舉行春秋祭祀,港裏林姓子侄領辦具祭。時祖祠受風雨蟻蛀,瓦漏牆傾,遂擇於原址的後山高地重建。邵州裔孫惠安縣教諭林清標(雍正朝太僕寺卿林源之子),寫信給其長子(時任臺灣府鳳山縣教職)林霈,就臺灣募捐修建,至乾隆五十一年九月建成。今祠中還存有林清標寫的《重建天后祠記》石刻。

如今,賢良港天后祖祠已成爲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其周圍尚有“受符井”、“三炷香”礁石、“五帝廟”、“宋塔”、“古碼頭”等古代遺蹟遺址。祖祠裏還保存着清代《奉旨春秋諭祭》牌、《重建天后祖祠》碑刻、《歷朝褒封徽號》牌刻和《敕封天后志》等珍貴文物,極有史料價值。據資料記載,宋時,賢良港就是繁華的商埠,現存600多米條石砌成的宋代古碼頭,便是例證。碼頭兩側還有兩座獨特的宋代古廟-靈慈東宮和西宮。每當潮漲,微波親岸,浪花如雪,鷗鳥舟楫,爭相入港。每年八月十五大潮來時,更有“螺港秋漲”之奇觀。

林默,一名默娘,民間親切地稱她“姑媽”、“娘媽”或“媽祖”。莆田人。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於莆田縣湄洲嶼的一箇仕宦家庭。生後直到滿月,從未啼哭過。因被名爲“默”,又稱“默娘”。其曾祖保吉,仕周,任統軍兵馬使,棄官,隱於湄洲。祖孚,承襲世勳,任福建總管。父願,宋初官福建都巡檢。默娘聰慧過人,8歲從塾師讀書,就能解書中大意。稍長,好誦經禮佛。她…… 林默詳細信息++

山亭鎮:山亭鎮,位於福建省 莆田市 秀嶼區南部。轄15個行政村。莆文公路橫貫鎮境。文甲有輪渡到湄洲島。屬於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年10月27日,省民政廳同意調整忠門鎮行政區劃,增設山亭、東埔、月塘3個鄉。 山亭,古稱五里亭,屬興化府莆田縣崇福鄉新安裏。山亭是由成立山亭大隊時產生的新地名。當時的五里亭與南山(包括頂南山、下南山)等村莊合併組建成立一箇生產大隊,取南…… 山亭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