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市九曲河樞紐風景區旅遊攻略

九曲河樞紐風景區爲國家AA級旅遊景區。

九曲河,亦稱包港,在鎮江市丹陽境內,北起長江夾江,南接京杭大運河,現全長27.6公里。

據史志記載,九曲河原是一條“九處彎曲”“委折七十里”河道,早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里人嚴定修建過。明清時期屢經疏浚。民國3年(1914年)、20年、21年、25年、35年先後疏浚,35年並建包港閘(尚存,已廢)。

1952年,局部疏浚九曲河,完成土方84萬立方米。1958年、1960年和1961年3次拓浚,主要有與京杭大運河連接段和川門橋至太平港段的裁彎取直,裴家橋至江口段和江口至九曲河閘段的疏浚。組織5個公社2.24萬勞力施工,至1962年4月,浚河與九曲河閘相繼竣工,共完成土方213.4萬立方米。1962年11月至1963年4月,疏浚京杭運河至荊林橋和東頂至木橋河段,完成土方72.9萬立方米。至此,新舊河道首尾貫通。1965年9月至次年1月,再度拓浚九曲河閘至荊林橋河段,長20餘公里,完成土方230萬立方米,並建成公路橋1座,農橋7座,涵洞53個。1971年10月,九曲河閘擴建兩邊孔工程竣工。1972年10月至11月,再次拓浚訪仙橋至九曲河閘河段,完成土方146萬立方米,並建農橋4座,涵洞33個。九曲河閘,位於九曲河入夾江處。它是擋潮、引水、排洪兼顧通航的中型水閘。總淨寬29.6米,有5孔,兩邊孔爲通航孔。設計引水流量385立方米每秒,排洪流量585立方米每秒。

九曲河水利樞紐是國家“治太”十大工程之一“湖西引排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流域防洪排澇、灌溉供水、航運、水環境保護等多種功能。工程位於丹陽市丹北鎮,佔地790畝,由節制閘、套閘和泵站三座主要水工建築物及相應的配套工程組成,具有流域防洪排澇、灌溉供水、航運、水環境保護等多種功能。

作爲齊梁故里的丹陽,有着極爲深厚的文化底蘊,九曲河沿線可以遊覽天地石刻園、南朝陵墓石刻、萬壽塔、唐鍾、岳氏宗祠、季子廟、嘉山古寺等諸多景點。

九曲河樞紐水利風景區地處暖溫帶溼潤季風區,光照充足,降水充沛,氣候條件優越,爲生物羣落創造了良好條件,景區基本保持了原貌的溼地和水生生態環境,豐富的野生動植物品種,構建了景區“桃李爭春,綠蔭護夏,楓葉染秋,臘梅暖冬”的美好風光。樞紐內的園林設計精巧別緻,逸趣橫生。亭臺水榭間,翠竹叢生,怪石林立,碧草如茵,阡陌縱橫,鶯歌婉轉,徜徉其間令人心曠神怡。樞紐中間島喬、灌、藤、草相映成趣、果樹垂實如珠,形成了良好的森林生態景觀,春可踏青,夏可避暑,秋可採果,冬可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