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區香港東林唸佛堂旅遊攻略

東林唸佛堂位於香港荃灣芙蓉山。本堂開山於1952年,爲定西法師所建。堂處茂密的叢林中,清幽深邃,爲專修淨土宗的道場。甫入山門即可見創於1970年的東林安老院。

1998年落成的大雄寶殿,殿宇巍峨,卷檐欲飛。樓下爲大悲殿,供千手觀音菩薩像:樓上供娑婆三聖,中爲釋迦牟尼佛,左爲地藏菩薩,右爲觀音菩薩,左右壁奉十八羅漢像。大悲殿後,過香花四溢之小庭園,極樂寶殿前石階旁立蓮花柱,殿內供奉西方三聖像,佛像前蓮花水晶燈旋轉不停,象徵0常轉。寶殿右旁樓下爲延壽堂,樓上爲觀音閣。右旁樓下即爲淨土正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紀念堂,內奉大師舍利塔。樓上爲藏經樓,藏有清刻大字《龍藏》共7168卷,另有《頻伽藏》等佛經多部。延壽堂後爲0殿,亦爲藏法寶之所。

現東林唸佛堂的僧衆,專修淨土,爲十方比丘之選賢道場。寺院除諸佛菩薩聖誕舉行法會以外,即專修唸佛法門。該寺山門額曰:“東林唸佛堂”。聯爲:“極樂蓮邦原從門入;阿彌陀佛祗在眼前。”簡潔的聯語,道出了唸佛堂的建寺宗旨。

創寺歷史

東林唸佛堂開山祖師定西法師(1895-1962)原籍東北海城,俗家姓於,先祖致力耕讀,家頗小康,父母皆信佛。法師自幼已好跏跌坐,喜禮寺廟,研讀經書。十八歲即入佛教宣講堂爲講員,時常與友人王福庭(後出家,即倓虛法師)、陸炳南(後出家,即樂果法師)談-道。1924年,定西法師赴南海普陀山,依法雨寺達圓大德受具足戒,後返住上海留雲寺。1929年,在諦閒大師傳千佛大戒0後,被公推爲極樂寺第二任住持。定西法師並蒙諦老傳授天台正宗法卷,是爲天台宗法第四十四世,後來寶一和尚也傳他法卷,爲臨濟宗四十二世。法師教演天台,行修淨上,特重律學,四衆弟子求戒者甚多。1946年移錫於奉天(即今瀋陽)南關般若寺,成立唸佛堂,每日領衆行持不懈。1949年,應倓虛法師之請,與樂果法師一道來港,協助倓公創辦華南學佛院,並擔任主講凡三年。第一班學僧畢業後擬結茅蓬習靜以弘所學。1952年,荃灣南天竺住持茂蕊法師將其東園菜地藉以爲廬,並得各方善信集資修建淨室,初名東林淨舍。是追法東晉廬山,淨宗初祖慧遠建東林寺事。法師先派聖懷、達成、淨真三位法師購料興工,自己與三位法師各出資五百元,繼而永惺、妙境兩位法師出資二百元,再而濟濤、了一兩位法師各出資四百元,並得吳蘊齋居士及各護法幫忙,得以大概完成。豈料同年八月初五,山洪暴發,建築沖毀將半。各方聞訊紛紛施以援手,同年底復修完成初建。翌年,改淨舍爲東林唸佛堂。之後再得竹林禪院舍後樓地基千餘尺;竹林禪院又贈送東林後山地八千餘尺,修建大雄寶殿(今極樂寶殿) 。

由於佛堂興修之地來自各方捐獻,恐產權未能歸一,定西法師遂擬籌組東林唸佛堂向政府註冊,成立董事會。是時設永遠董事包括:定西、茂蕊、濟濤、聖懷、了一、永惺、聖照、智開、達成、洗塵、馬寬廣、淨真、妙境等,並向香港佛教聯合會備案,申明佛堂一切均爲十方檀越佈施,子孫眷屬均無權承繼,永爲東林唸佛堂常住所有。1962年正式獲政府批准,成立東林唸佛堂有限公司董事會,是爲佛教團體機構。此舉開香港佛教寺院之先河。東林唸佛堂現任住持爲淨真法師,已經是第六任了。

現時東林唸佛堂的僧衆,專修淨土,爲十方比丘之選賢道場。常設法會有:釋迦牟尼佛誕,藥師如來誕、阿彌陀佛誕、彌勒菩薩誕、觀世音菩薩誕、大勢至菩薩誕,文殊師利菩薩誕、普賢菩薩誕、準提菩薩誕、盂蘭法會、韋馱菩薩誕及伽藍菩薩誕等。

交通指南

景區地址:香港荃灣區芙蓉山路

乘車線路:乘新界區專線小巴85路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