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德堂區澳門仁慈堂婆仔屋旅遊攻略

婆仔屋的真正名字其實叫「貧窮者之家」,建成時間超過一百年,屬澳門仁慈堂的物業。它位於澳門舊區望德堂瘋堂斜巷盡頭,現社會保障基金旁,二次大戰日本侵華期間,大量上海葡僑走難來澳門,婆仔屋成爲專門收容難民和窮人的地方,之後成爲一所女老人院。住在裏面的都是年老的婆婆,附近的街坊便叫做“婆仔屋”。

澳門迴歸以後,老婆婆們遷往新的老人院後,婆仔屋便暫時空置。全盛時期婆仔屋共有一百多名住客,但在搬遷前真正在婆仔屋長住的只有五十二人。婆仔屋在一九八四年六月被文化局評定爲受保護的文物建築。 婆仔屋藝術空間現有面積約一千三百平方米。包括兩幢隔着院子對望的古老葡式二層建築物,共有32個大小約16平方米的房間,這些房間現在被用作進行展覽及不同的藝術工作室,包括:染布坊、兒童藝術遊玩室 、陶藝工作室(拉坯室和手塑室等),定期舉辦包括兒童和成人都可參與的各種不同的藝術工作坊,而婆仔書房及婆仔音樂室則提供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書刊雜誌和另類音樂CD供人收藏,本地藝術數據室則將進行本地藝術數據的蒐集和展示,向外推介本地的藝術工作者。

交通指南

景區地址:澳門望德堂區瘋堂斜巷8號

乘車線路:在澳門乘8A、18、18A、19、26號巴士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