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安多尼堂區大三巴牌坊旅遊攻略

大三巴牌坊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看點

遊覽大三巴牌坊,除欣賞巍峨壯觀的前壁之外,更要留意牌坊(前壁)上精緻的浮雕及其含義。

位於大三巴斜港,右邊鄰近大炮臺和澳門博物館的大三巴牌坊,已有350多年曆史,是澳門最爲衆熟悉的標誌,是聖保祿教堂前壁的遺蹟。“三巴”是“聖保祿”的譯音,又因教堂前壁遺蹟貌若中國傳統的牌坊,所以稱大三巴牌坊。這間教堂與火結下不解之緣,從其雛型起臺至現時僅存的前壁牌坊,先後經歷三次大火,屢焚屢建,見證了活生生的歷史。當年的聖保羅教堂建築,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建築與東方建築的風格,中西合璧、雕刻精細,僅大三巴牌坊的造價,300年前已達3萬兩白銀。

大三巴牌坊視爲一座不朽的祭臺。牌坊分爲上下四層,頂部爲三角楣。就整體而言,牌坊表達着兩組意義:一組由下兩層的方形構成,主要反映耶穌會宗徒及傳教士的工作,屬於周遊地球傳教的現世教會一派;另一組是由上層的三角形構成,主要表現至聖聖三(聖父、耶穌基督、聖神)與在天主面前爲人類代褥的童貞瑪利亞。

從下往上看,在底層大門上方刻有耶穌會(IHS)祭記和學院名稱(天主聖母),第二層立有四位耶穌會聖人全身塑像,第三層正中爲無原罪瑪利亞昇天,兩邊由身着白袍的修士之石刻圍繞,極富東方特色。第四層正中爲天父之子耶穌雕像,兩旁刻着其救贖苦難的象徵。牌坊頂部十字架下的三角形,象徵着天父的召喚,正中有一幅鴿子形狀的銅像,傳說代表聖神,四周環繞的太陽月亮星辰象徵聖母童貞懷孕時的剎那時光。交通

乘10、10A、11、21A、2、3、3A、4、5、6、7、8A、26A、33路於新馬路下車,沿議事亭前地及步行徑前往可到。17、18、8A、26於白鴿巢總站下車沿石仔路前往。

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