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水火同源旅遊攻略

水火同源又名水火洞、水火河,位於臺南市白河區關子嶺風景區,枕頭山麓西南側,六重溪斷層附近上脊斜軸部上的石壁,是一處水與火共存的自然景色。景區的崖壁上冒出的天然氣可使點燃的火焰不熄滅,同時又有泉水從崖壁細縫中潺潺流出,火噴其間,無煙亦無焰,形成水中有火,火中有水的特別景觀。

水火同源是臺南最著名的奇特景觀之一,自康熙四十年(1701年)被白河大仙寺的參徹禪師發現後,火勢一直維持至今。1964年白河地震前一直是集中一束,火勢旺盛;地震之後,火焰分散自幾個孔隙冒出,火勢較弱,猶如水面浮花。臺灣日治時期,鄉民刻一尊名爲水火神君或稱不動神君的神像在出火處之上,以供膜拜。1993年臺南縣政府將水火同源列爲該縣的精神標誌,取其相容並茂之意,並將該地攤販重整爲商店街,使這裏逐漸成爲遠近聞名的旅遊景區。

水火同源[臺灣] 外文名稱:Water and Fire Homogeny

白河區 [Baihe Distri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