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區于山風景區旅遊攻略

于山風景區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于山位於福州市中心的五一廣場附近。相傳漢代有何氏九兄弟在此煉丹修仙,故又名九仙山。又傳稱戰國時古民族“于越氏”的一支居此而得名。全山面積11.9公頃,山高58.6米。山上有大士殿、定光塔、戚公祠以及摩崖石刻等諸景。

戚公祠位於定光塔寺東,專爲祭祀抗倭名將戚繼光而設。相傳戚繼光當年率兵在福建抗倭,連打了三次大勝仗,福州官紳在於山平遠臺設宴慶功。後人在此建戚公祠。現祠爲1918年重建。祠正廳塑戚公坐像,廳兩側壁上懸掛着四幅畫卷歌頌了戚公抗倭的功績。

于山摩崖石刻位於福州市于山,有宋至近代摩崖石刻一百多段。大都分佈在鰲峯頂、戚公祠等處。鰲峯頂上北宋淳化元年(990年)呂文仲題名刻石,是福州最早的宋代崖刻。山南的《南較場演武廳銘》是福州面積最大的崖刻。此外,還有宋代“廓然臺”榜書、明正德督舶太監尚春題刻、張煒“平遠臺”榜書和清代官府鎮壓農民起義領袖蔡牽、朱濆的紀事刻石等。

福州九仙洞位於于山。相傳何氏九兄弟,唯有老大額上開一眼,有點視力,其餘都是瞎子。他們住在洞中,白天採草伐薪,汲井水煉丹,丹成服下,又用井水洗眼,即復明。復明後九兄弟雲遊四方,來到福建仙遊縣的九鯉湖,以丹喂鯉,鯉成精,九兄弟騎鯉飛昇而成仙,故名“九仙洞”。

幾塊巨石被大自然隨意堆壘在一起,中間自然地形成了一箇石洞。洞內黑漆漆,陰森森,散發着潮溼黴腐的氣味。石洞上方一塊作爲擋雨的洞頂巨石上,刻有“九仙洞”三個大字。

何氏九兄弟煉丹成仙,是閩地漢族民間信仰中“九仙君”的傳說之一。九仙君的完整故事就是由一系列的傳說組成,于山上的這個地點只是其中煉丹的部分。

相傳漢代有何氏九兄弟,乃周武王同母弟唐叔虞的後裔,原居於安徽的廬江。九位兄弟只有老大長着一隻眼睛可以看見東西,其餘都目盲,只能由老大領着行走。九兄弟決定不在家中拖累他人,便結伴遠行,由江西來到了福州,隱居在於山上。他們來到這裏,採草伐薪,汲水煉丹。經年累月之後,丹藥練成了,他們服下仙丹,又用井水洗目,終於都雙目復明。之後,他們離開于山四方雲遊,到達仙遊的九鯉湖,見該地碧波盪漾,珠簾玉瀑,遂定居該處,煉丹喂鯉,懸壺濟世,終至騎鯉飛天,得道成仙,世人稱爲“何氏九仙君”。

補山上的平遠臺毀於戰火後,明朝重建時移至螯頂峯,是在明代宋嘉福院的遣址上重建的,曾建有雄偉的樓閣,後被毀。重建時“平遠臺”三個行楷大字,是明萬曆五年(1755年),由閩縣張煒所書,雄渾而厚重。

可惜己被岩石上附生的大榕樹樹根團團裹住,“平”字己完全被樹根覆蓋,只留下形似梳妝檯鏡框的橢園形巖面,尚可一睹“遠臺”二字。

廓然臺位於于山蓬萊峯上,爲宋代精通音樂理論的禮部侍郎陳暘命名,高僧鴻份手書,其意是站在蓬萊峯上南望,視野開闊,風景絕佳,讓人豁然開朗,故命名“廓然臺”。宋代理學家朱熹在此觀天,寫有五律《寄題九日廓然亭》,祥見白雲寺“歷代九仙詩詞”。

大士殿又名觀音閣,原爲宋嘉福院遺址,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秋改爲萬壽亭,乾隆二年(1737)更爲今名。

辛亥革命前敵指揮部舊址位於鼓樓區于山上,爲建於清代的宗教建築羣,全殿共三進,佔地3000餘平方米。1911年11月,福州革命黨人起義,設“前敵指揮部”於此。後曾闢爲福建省階級鬥爭展覽館、福州市博物館。1992年公佈爲省級文保單位。

清宣統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後,各省紛起響應。大士殿後山九日臺可俯瞰福州城,是當年扼控清軍聚居地“旗下街”的制高點。同年11月9日,起義軍佔領于山,設前敵指揮部於大士殿,總指揮部則設在花巷(現基督教花巷堂內,2013年7月被教會私自拆毀)向清福州將軍府開炮轟擊,控制戰局。

全殿共三進,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坐北向南,四圍封火牆。一進前殿,穿鬥式減柱造木構架,雙坡頂,馬鞍式山牆。二進大殿面,面闊五間(20米),進深三間(有22根大石方柱和2根木柱),斗拱、雀替、梁木雕刻精美。三進觀音閣,重檐歇山頂,保存有乾隆御題的“大士出山圖”碑刻。

護國禪院之後的狀元峯,相傳因宋狀元陳誠之在此讀書而得名。附近有許多摩崖石刻,石刻被古榕樹根奇妙地包圍着,形成橢園型的大鏡面。 附近有六鰲古蹟:攬鰲亭、倚鰲軒、應鰲石、接鰲門、步鰲坡、聳鰲峯。

福州定光寺俗稱白塔寺,是于山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始建於唐天佑二年(905年),是由閩王王審知創建,爲宮殿式建築。兩年後,爲祝賀朱溫即位,改名爲“萬歲寺”(俗名塔寺),是當時福州最輝煌的名寺之一。

定光寺坐落在於山路上,面向五一廣場。門前兩棵大榕樹格外茂盛,象徵定光寺的興旺。

明代嘉靖年間,主要殿宇毀於倭患,現在的建築是在清道光、光緒年間重建的。寺內有三大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毗盧殿),法雨堂,大殿的左右爲華封堂、方丈室、客廳和僧舍,整座寺廟用廊道相連。三大殿重檐歇山頂,泥灰塑龍脊,龍頭翹角,雕樑畫棟,金碧輝煌。

定光寺,這座宮殿式千年古剎,建築奇特,富麗堂皇,爲于山增色不少,是福州寺廟叢林中的一顆明珠!

地址:福州市鼓樓區于山路

類型:山

等級:AAAA

遊玩時間:建議2-3小時

電話:0591-83355720;0591-83306464

開放時間:8:30-17:00

門票信息:免費開放。

交通:乘1、2、19、20、51、52、60、64、69、74、76、80、86、106、122、129、130、133、301、303、k1、k3路等公交車在龍華天橋(先施大廈)站下車步行約230米可達

于山社區:安泰街道于山社區系原來白塔居委會、部分法海居委會,東街街道部分鰲峯坊居委會、水部街道部分于山居委會整合而成。四至範圍:東至五一北路,西至新權路、法海路,南至古田路,北至鰲峯坊,總面積37萬平方米,1605戶,5095人,新村樓院29座,轄區省屬單位1個,市屬單位7個,醫療單位1個,學校1所,老人活動中心1個,社區內政治文化氣息濃郁,有市人大、福州警備區、協和…… 于山社區詳細信息++于山定光寺辛亥革命前敵指揮部舊址(大士殿)戚公祠醉石榕壽巖福州白雲寺平遠臺舒嘯臺補山精舍九仙觀福州九仙洞廓然臺九日臺音樂廳攬鰲亭吸翠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