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縣日升昌舊址旅遊攻略

日升昌舊址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日升昌票號位於平遙古城中的“大清金融第一街”——西大街的繁華地段,始創於1823年,它是中國第一家票號,也可以說,這裏是中國第一家銀行,當時的經營網點幾乎遍佈整個中國,而如今日升昌已成爲中國票號博物館,保留了一些當時經營所用的實物資料,向人們展示着中國古代銀行業的輝煌歷史。

日升昌票號的前身是“西裕成顏料莊”,總莊設在平遙,並在北京崇文門外設有分莊。清朝嘉慶(1796-1820年)末年各地間貨幣流通量大增,而過去運輸白銀的方式由於很不安全,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西裕成顏料莊首先在京、晉兩地間試行匯兌辦法,結果效果很好,便開始兼營匯兌業。清朝道光(1821-1850年)初年,西裕成顏料莊正式更名爲日升昌票號。

日升昌的院落分爲三進,前院爲營業大廳,中院爲內部的辦公機構,後院屬生活區,遊覽線路大致就是從正門處往院落深處步行即可。院落的第一進,是當時的櫃檯和賬房;二進(中院)東、西方各建有客房3間,正面爲中廳,是當時的匯兌業務室,緊靠着中廳南檐的是當時夥計的住處;當你來到後院,可以看到這裏有幾間客房,這是當年貴賓和高級職員的住處。在高級職員的住處西側,有廊道可通馬車,邊上是馬廄和馬倌的住處。

整個日升昌大院牆高宅深,佈局緊湊,爲了防盜,院落上空都架設有鐵絲天網,網上繫有響鈴。臨街鋪面5扇堅實大門一旦關閉,極爲安全。包括日升昌票號在內的平遙古城內的各個票號,因創立時間早、延續年代長、票號數量衆多、網點分佈之廣、使其聞名於海內外,是中國金融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歷史上全國共有票號51家,山西有43家,而在平遙這座玲瓏小城之內就有票號22家,中國的第一家票號-日升昌票號就誕生在平遙縣城西大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入了這記錄了一代票商輝煌歷史的票號博物館,掀開歷史的紗漫。目睹昔日的風彩。

票號是專營銀兩異地匯兌和存放款業務的私人金融機構。日升昌票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傢俬人銀行,它是現代各式銀行的鼻祖。

今天,我們參觀的日升昌票號博物館總佔地面積爲1604m2,院落分爲三進。前院爲營業大廳,中院爲內部的辦公機構,後院屬生活區。您可別小瞧了這座院落,它可是當年平遙控制全國各家分號的中心樞紐,這裏做爲總號要起發佈指令的作用,而分號在它的指揮下把源源不斷的錢財賺取回來彙集於此。

日升昌票號在一百多年的經營中,始終堅持着存款自願,取款自由嚴格爲客戶保密的經營理念,當時有“一紙匯票匯通天下”的說法。這既是對日升昌票號生意興隆,營業範圍寬廣的見證,也充分顯示了日升昌票號在匯票防僞制度上的嚴密。

匯票長1尺2寸,寬8寸,填好的匯票從中間摺好,一撕爲二,由客戶和票號各持一半,票號這一半通過政府郵政部門寄到客戶需指定的提款地的票號分支機構,客戶及其親屬持另一半匯票可到那裏提取銀兩。匯票防僞的標識有:

(1)筆跡;(即票號由專人來寫匯票)

(2)印章;

(3)水印;(在匯票的四個角上都有日升昌記的防-印)

(4)漢字密押;(這也是最重要得一種防僞標識)

通過以上防僞措施的實行,日升昌票號在一箇多世紀的經營過程中從未發生過一起誤領、冒領等事件(漢字密押情況介紹參看字號資料)大家現在最感興趣的問題可能是:日升昌票號的利潤情況怎麼樣?

日升昌票號共創利白銀1500萬兩,值人民幣100億。這鉅額利潤主要來自於:

(1)60%來自於異地匯兌的手續費,手續費以1%收取;

(2)20%來源於存貸利差;

(3)一小部分來自於客戶存取之間的利息差;

(4)平色餘利,即存放銀兩時由於份量與成色之差所產生的利潤。比如:你用100美金換算成相應的人民幣,再用人民幣換算成相應的日元,再用日元去算換美金就不會是100美金了。再比如你一次買5公斤蘋果,與你分十次每一斤蘋果所呈現的重量是不同的。這就是平色餘利。當時白銀含量最高的是南京銀,97.3%,最差的是上海銀,70%,當然票號內部自有不同產地白銀間的匯兌比例,來補足含銀量上的差價,但仍舊會存在0.5%的平色餘利僅這一項票號就可賺取利潤白銀8萬兩。

應該說,日升昌票號的成功例證充分證明了“得人者昌”的古訓,認人爲本最大限度地挖掘員工的潛質,最大限度的發揮員工的能力,是日升昌票號管理者最重要的經驗之談。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票號的綜合辦公機構,它就是上傳下達信息的指揮部。這裏設置有信房、帳房等辦公地。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信房的相關情況。當年信房共有4個人主持工作;可以說是精兵簡政,減員增效的楷模。總負責稱爲文牘,另3人爲錄信員。文牘的要求條件是這樣的:須由科甲中人擔當,其主要工作職能就是把大掌櫃的意圖和經營理念和思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寫出來傳給各地分號。這樣一來文牘對票號各方面的情況可以說是瞭如指掌。爲了限制規範其行爲票號只給文牘工資(年薪200兩銀子)。而且不允許文牘參與票號的經營和分紅。實際上,由於各方面原因文牘地位相對穩定。他人難取代。那麼,其餘的錄信員,就沒有升任機會了嗎?不是,這就要講至日升昌票號的用人激勵制度,應該說日升昌在挖掘員工潛質上做到了機敏。

大家可能會想到日升昌票號的分支機構遍佈全國,但是由於地區間經濟實力的差異在生活環境、生存質量上也一定存在差距。所以,票號就規定凡是願意到較偏遠,較苦寒的分號工作的員工,東家會給你出股待遇,也就是可以以勞力入股,年底享有分紅的權利,但條件是員工家屬須留在總號。這樣,票號爲所有渴望出人頭地的員工就離開故園,奔赴遠方去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們爲了站穩腳根以圖發展,他們害怕被新的員工所取代,就只能心甘情願地、盡職盡責地辛勤工作,充分發揮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成爲一箇多能的多面手,勝任多箇角色。這樣一來最大限度地做到了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使員工的限量降到了最低,真正做到了減員增效。據統計,日升昌共有40多箇分號,共有員工270名卻創造了1500萬兩白銀的奇蹟。

看過了信房之後,我們再來看一下帳房,錢賺到了,該怎麼分?這就歸帳房先生分配了。票號每年、年底都會把全年的經濟情況彙報到帳房再由帳房做出詳細的統計彙報給掌櫃及東家。但不是每年都要進行分紅,而是每四年進行一次分紅,這叫“大帳清”。分紅時也不會把錢分幹吃盡,而會留出一部分作爲風險金備用,他們稱其爲“護本”分紅時按照不同的股份成份進行分配。

(1)以銀子入股的稱爲“銀股”,它具有可繼承性,相當於現在的無限責任公司,即兒子可繼承父親的股份,但如遇破產等情況,兒子同樣承擔父親的債務,也就是俗話說的“父債子還,夫債妻還”。

(2)以勞力入股的稱爲“身股”,它不具有可繼承性,員工以工作能力入股,勞力在股份上不承擔賠償責任,而且對員工的退休年齡沒有規定,只要你能勝任工作,就可以享有身股。

(3)故身股,即持身股的人去世以後,他的子孫可享有三次分紅的機會,這樣的規定是爲了防止掛身股的員工在晚年即將卸任時,做出營私舞弊的勾當,如雷履泰78年退休,79歲去世後,他的兒子便享有故身股,可在12年中享有三次分紅機會。

正是擁有了這樣一批批商業人才和嚴格的管理體制才使得日升昌票號呈現良性循環的發展格局,佇立商界100多年成爲“祁、太、平”三幫的領軍人物。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票號的最後一進院落後廳。這裏是過去逢年過節時擺設宴席的場所,說來很有趣,在日升昌擺宴席,喫酒宴也是頗有講究的,就拿這座次來說,正對門的座位被視爲主座,主座的左、右首分爲上座、次上座,每年在“大帳清”之後。各地分號的老闆彙集於此,他人各自所取得經營業績,也由帳房先生統計公佈,賺了錢的分號櫃財大氣粗、洋洋得意居於門的正面、好不風光,而那些業績較差的掌櫃只好背門而座,一副羞愧難當的表情,而且席間還有一道菜叫“魚頭對着誰,誰就將被辭退”。正是這些的定俗成爲禮儀風情點點滴滴地滲透到晉商文化之中,才讓我們後人更清晰地瞭解到先人的經營才華,處世哲學和他們纖細的情感脈絡。

人們常說:歷史是一面鏡子,站在日升昌票號的門檻前,我們憶古思今總結前人成敗的經驗教訓是爲了我們不再犯同樣的錯誤,瞭解他們成功的是爲了我們今天更好的借鑑,這也正是創辦日升昌票號博物館的初衷,票號從15年開放至今,接待過的每一位旅客都在這面鏡子前溫故知新,都對晉商文化的博大精深唏籲感慨。最後,我們一起來關注一下這幅由清嘉慶24年狀元陳浩爲日升昌題寫的對聯:

日麗中天萬寶精華同耀彩

升臨福地八方輻輳獨居奇

這是一箇葳頭聯,足今已有170年的歷史。(兩日爲昌)這就是最大金融第一街-平遙西大街:這就是天下第一號-日升昌票號。

地址:晉中市平遙縣西大街38號

類型:古蹟博物館

等級:AAAA

遊玩時間:建議1小時

電話:0354-5683261;0354-5868113

開放時間:

旺季:8:00-18:30;淡季:8:00-17:30

門票信息:

無需門票。包含在平遙古城門票內

古陶鎮: 古陶鎮:平遙縣政府所在地。位於太原盆地南端,東連祁縣、北接文水,西鄰汾陽,西南與介休接壤, 平遙古城南靠沁源,東南與沁縣、武鄉毗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就位於我鎮中部,是平遙縣最具活力的經濟強鎮之一,南與嶽壁鄉、段村鎮交界,西與中都鄉爲鄰,北與南政鄉相連,東與嶽壁鄉、洪善鎮接壤,古陶鎮政府駐西城村,管轄東城、西城、南城、…… 古陶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中國國家三級博物館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