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昌區白雞峯國家級森林公園旅遊攻略

白雞峯國家級森林公園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吉林白雞峯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吉林省通化市東昌區東南部,距市區25公里,平均海拔高度爲600米左右,園區總面積1041公頃,森林覆蓋率爲98.7%,園區內前白雞腰山峯海拔爲1318米,是通化市效最高峯。 白雞峯國家森林公園是以自然景觀爲主的森林生態旅遊景區。園區一年四季各有看點且獨具魅力,春天可看山花爛漫,夏遊森林瀑泉,秋觀漫山紅葉,冬踏林海雪原。森林公園無峯不險、無樹不古、無水不秀、無景不奇,贏得遊客無人不戀。

主要景點:

參女沐浴

參女沐浴中一處滾水瀑布,瀑布斜長30餘米,寬5.2米,落差7.5米,中間被兩塊巨石隔天,水流沿兩側滾動而下,白浪翻滾形似人蔘橫臥,故得名“參女沐浴。

天女梳妝

天女梳妝是一道天然三階梯瀑布,位於吳裏常溝一公里處。瀑布斜長32米,寬10米,落差9.1米,由山澗溪流和泉水彙集而成,常年飛瀑不斷,十分壯觀。相傳此溝古時候兩岸遍佈仙裏,天女時常下凡到這裏採集,久而久之這溝裏的水也就有了仙氣,凡間人們來這裏求水。據說用這裏的水洗臉梳頭可以去百病而目清面秀,因此得名天女梳妝。

棒槌峯

棒槌峯,由瀑布往上有兩座筆直的小山峯,山峯上長有古松,遠看形似棒槌(人蔘)的上半部。

白雞

前白雞,在園區內海撥1318米的主峯上,沿山頂半徑約150米的範圍內,分佈着大小不等的塊狀巨石,石質堅硬呈銀白色,叢林之上白雪覆蓋山頂。後白雞海撥1300米,其頂端也分佈着同前白雞一樣顏色開頭的巨石。

白雞腰

白雞腰石質堅硬銀白如雪,又因兩山形如雞狀,故得名白雞腰,並有前白雞和後白雞之分,海撥分別爲1318米和1300米。這裏曾是駝運的古道,據考證公園沿途在明末清初分別建有龍王廟、關公廟和觀音寺等建築,有些廟址和遺址尚存。

關公廟

關公廟位於公園院內,建於清乾隆四年(1973年),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有正殿、前後殿、東西配殿及山門,均爲傳統的磚木結構建築,正殿高10米,三鋪頂,正脊飾有二龍戲珠,山牆正上方有精美石雕,裝飾華麗。殿內關羽塑像居中高2米,左有周倉,右有關平,牆上有描繪關公故事的重彩壁畫。1984年修葺時,增建兩座樣式相同高8.5米的鐘鼓樓,長280米的青磚封牆,鑲嵌30多箇各式漏窗,使整個建築渾然一體,爲市級保護單位。

龍王廟

廟內有一古潭,謂之龍坑。廟院正北,建有大殿、配殿各一座。大殿之前,建有迎接香客的綵棚,重檐疊起,脊獸排立,儼若龍宮前的引道。綵棚這後,乃三間龍宮大殿。殿中塑有金色龍王面南正坐,龍目閃閃,俯瞰下界。龍王之後,塑有廒山圖影,指點江山風水。殿東塑有蒼髯老翁,慈眉善目,喜色盈眶。殿西塑有二侍者並立,南爲牛頭爺,手執三股鋼叉,欲除暴安良;北爲夜叉爺,怒睜二目凝視,待打抱不平。殿頂縱貫二梁,各盤一龍,頭朝南,尾向北,名爲雨師爺,又稱雨布爺。大殿四壁,皆繪龍王傳說中的各種圖形。

觀音寺

在康乾盛世之時,香火鼎盛,同治與咸豐年間重修,隨着清王朝的衰落,國弱民貧,觀音寺也失去往日的風采。清末民初,生靈塗炭,列強搶掠;軍閥沸戰,僧人逃散,千年古剎,毀於一旦;日寇入侵,國破家亡,僅存殘垣斷壁,也被毀修了炮樓。

(2008年)的觀音寺建在原址上,建有山門、鼓樓、天王殿、施無畏佛殿、東方三聖殿、退居寮、西方三聖殿、方丈寮、僧寮等。觀音寺坐北朝南,東西長50多米,南北80多米,它的正面是山門,也叫“三門”即:無相門、空門、無作門。

資源情況:

動物資源

2014年數據顯示,吉林白雞峯國家森林公園內有國家保護動物32種,其中一級保護動物有東北虎、獅子、紫貂、金雕等。 二級保護動物有猴、猞猁、黑熊、梅花鹿、水獺、鴛鴦等,其它動物有野豬、狍、貉、孔雀、雉雞、國林蛙、蝮蛇等。

植物資源

吉林白雞峯國家森林公園內植物資源豐富,森林植被大部分爲針闊混交林。2014年數據顯示,園內主要樹種有紅松、雲冷杉、柞、樺等,還有珍稀樹種紫杉、刺楸、山槐、天女木蘭等。林冠下有野山參、刺人蔘、細辛等160多種植物。

交通線路:

自駕路線

通化市區→金廠鎮→龍頭村→白雞峯國家森林公園

公交線路

4路公共汽車新站發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