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順堂區旅遊攻略

風順堂區媽閣炮臺旅遊攻略

介紹媽閣炮臺(又名聖地亞哥炮臺,位於西灣西端)建於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堡上,距今350多年曆史。澳門政府在公元1622年前修築炮臺,以防守澳門的入口水路。當年炮臺面積縱一百五十步,橫五十五步,距離海面約三十尺,適用於槍戰。古堡內,設有小天主教堂,名爲聖雅各伯小堂。教堂內有精緻的聖各伯雕像以及母花地瑪、伊...
港澳台

風順堂區媽祖閣旅遊攻略

澳門的媽祖廟始建於明朝弘治元年(1488),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它是澳門最古老的廟宇之一。清人印光任、張汝霖在《澳門紀遊》一書裏雲:“媽祖閣,一山崷然,斜插於海,磨刀犄其面,北接蛇埒,南直澳門,險要稱最,上有天妃宮。”還有一箇傳說,在400多年以前,葡萄牙人最初登上澳門時,不知道這個風景優美的...
港澳台

風順堂區民政總署大樓旅遊攻略

澳門民政總署大樓的位置在歷史上原爲一座中式亭樓建築的議事亭,爲明朝政府宣讀政府命令和作爲中葡-會面的場所。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葡萄牙人購買了該地皮,並興建具葡萄牙風格的議事公局大樓,成爲葡萄牙人在澳門的地方政治心臟,一切市政事宜,以至葡萄牙的-和慶典,都會在此舉行。後曾多次重修,目前規模是...
港澳台

風順堂區南灣花園旅遊攻略

介紹南灣花園位於葡京酒店附近的加思擱兵營前,又稱加思擱花園。花園分爲高低兩部分:低部位於南灣街與家辣堂街之間;高部再分兩級,有石階相連,位於家辣堂街兵營斜巷,加思擱新馬路及東望洋新街之間。南灣花園高部在東洋望山麓,建有一座頗爲別緻的圓柱形建築物,高爲兩層,爲歐戰紀念館,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陣亡葡軍。...
港澳台

風順堂區聖老楞佐堂旅遊攻略

介紹位於風順堂街,聖老楞佐堂又稱風信堂(風順堂),是澳門著名的大教堂,佔地面積甚廣。風信堂建立於1560年,期間曾幾度重修,其中在1618年的一次較具規模。而在1979年進的粉飾裝修,亦使這座古老的教堂倍添光采。在以風力爲動力的帆船時代,遠洋航行是非常危險的,往日葡萄牙人出海,都視風信而定行止。凡有...
港澳台

風順堂區聖若瑟修院及聖堂旅遊攻略

澳門聖若瑟修院及聖堂,位於澳門崗頂前地的教堂,2005年作爲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修院創辦日期不詳,但根據歷史記載,耶穌會會士於1728年取得現址。經過三十年經營,院舍陸續落成。修院專門培養赴中國及東南亞傳道的神職人員。毗連的聖若瑟教堂於1746年興建,1758年落成,規模僅次...
港澳台

風順堂區亞婆井前地旅遊攻略

亞婆井前地,是位於澳門西望洋山北面的廣場。由於亞婆井前地及周圍古舊建築,故被列爲澳門建築、歷史和文化文物區。2005年開始,隨澳門歷史城區之一部份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傳說明朝一位婆婆在此地築水池貯山泉方便居民汲取飲用,故人稱呼水池爲亞婆井。亞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由此可知,此地昔日爲澳門水池...
港澳台

風順堂區議事亭前地旅遊攻略

介紹議事亭前地坐落在民政總署總部對面,整個廣場由碎石子鋪成波浪狀,附近道路已闢爲行人專用區,周圍有長椅,所以人們都喜歡聚集在這裏憩和休閒。在廣場的中央矗立著一座噴泉,它同時也是這裏的標誌。在廣場的建築物都是重建或重新裝修的,包括有旅遊司,郵政局和仁慈堂,仁慈堂是亞洲地區最古老的慈善機構。澳門澳門...
港澳台

風順堂區澳門福隆新街旅遊攻略

福隆新街是舊時的“男人玩樂一條街”,聚集了青樓、酒家、煙室,是紙醉金迷醉生夢死的去處。如今,這裏雖保留了舊時清朝街道風格,但是已經成爲了澳門有名的美食手信一條街,尤其深受魚翅愛好者推崇。福隆新街早年分成上、下兩段。上半段是青樓、茶館等聚集地,最旺盛時期約有六十家,街道下半段則是煙室、酒家等聚集地,是...
港澳台

風順堂區崗頂前地旅遊攻略

介紹崗頂前地古稱磨盤山,該地段雖然不大,但自然環境清幽典雅,人文宗教景觀薈萃,著名的建築物有:奧斯定教堂、耶穌會會址、伯多祿五世劇院(崗頂戲院)、聖若瑟修院、何東圖書館以及明愛中心等,再加上由石仔鋪成的海浪圖案路面,更散發着濃郁的歐陸情調。澳門澳門...
港澳台